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靖难之后的建文帝 朱棣因何發起“靖難之役”,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火烧 2022-03-24 13:23:11 1040
朱棣因何發起“靖難之役”,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朱元璋去世以後,朱允炆即位。朱元璋本就對朱允炆上位憂心忡忡,建文帝隨後立刻展開了削藩,也證實了朱元璋的顧慮,於是被實力最強的藩王——燕王朱棣發起“靖難”

朱棣因何發起“靖難之役”,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朱元璋去世以後,朱允炆即位。朱元璋本就對朱允炆上位憂心忡忡,建文帝隨後立刻展開了削藩,也證實了朱元璋的顧慮,於是被實力最強的藩王——燕王朱棣發起“靖難”。

藩王勢大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將皇子們分封到各個腹地和要塞,為的就是保護大明的江山穩固,當時的各個藩王地位極高。這些藩王不僅擁有自己的王府和軍隊,大臣見到也要叩首。尤其是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擁有十萬大軍,時刻提防蒙古人,軍中大將都受其節製,同時因功績卓著,使得朱棣地位獨尊。

威脅皇權

藩王的雄厚實力,朱元璋也有所顧慮,所以規定藩王只能在屬地就藩,不允許私下來往。就算進京,一次也只能一位藩王進京,只有藩王離開京城,另一位藩王才能啟程。這些措施為的就是避免藩王勾結,導致對皇帝的威脅。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以後,朱棣竟然私自入朝,並走皇道,見到建文帝也自持身份不跪拜,這些大逆不道的行徑讓大臣們非常不滿,最後建文帝以“骨肉至親”為名沒有處罰。

削藩

建文帝即位以後,對這些實力雄厚的叔叔們非常忌憚,於是在齊泰、黃子澄等親信大臣的謀劃下,開始削藩,並從實力最弱的開始下手。

公元1398年,削周王,公元1399年,削齊、湘、代、岷四位藩王,廢為庶人,並軟禁起來。建文帝的雷厲風行,徹底激化了矛盾,讓藩王與朝廷決裂,實力最強的朱棣為首,開始了反抗。

靖难之后的建文帝 朱棣因何發起“靖難之役”,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靖難之役

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謀劃下,以“清君側、靖國難”的名義起事,史稱“靖難之役”。

戰爭進行了四年時間,建文帝缺乏謀略和遠見,啟用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統兵,使得大好局勢葬送。朱棣也靈活運用戰略,不斷消滅削藩大軍的主力,最終在公元1402年,攻破南京。

朱棣進入南京後,殺戮了曾出謀劃策和不肯投降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先後被殺,尤其是方孝儒,被誅滅十族,造成了空前的慘案。接著朱棣繼承大統,即明成祖。

結語

藩王勢力的不斷提升,必然會對皇帝造成巨大威脅,尤其是建文帝這種不足以服眾的皇帝,顯然朱棣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最終他成功了。所以說,是否誅殺方孝儒,對結果不會起任何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