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成语名字】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gt 【汉语拼音】 uī ǐ zhī rì,yóu hē g zhī iá gt 【近义词】:虽死犹荣 gt 【反义词】:遗臭万年 gt 【成语出处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成语名字】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汉语拼音】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近义词】:虽死犹荣>【反义词】:遗臭万年>【成语出处】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成语解释】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虽死之日,犹生之年造句】这此烈士的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让所有人民都记远的记住了他们。>【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 常璩(约291——361),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东晋史学家。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全书共十二卷,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是一部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很赞哦!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