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伯虎诗36首 唐伯虎很特別的絕句,28字連用5個「不」,盡顯文人風骨
唐伯虎很特別的絕句,28字連用5個「不」,盡顯文人風骨 一生窮寒落魄的唐伯虎,有的只是那首絕句,訴說著文人的風骨,提起唐伯虎,你可能想起周星馳,提起唐伯虎詩,希望你想到的不是「山下一群鵝」。,除了經典
唐伯虎很特別的絕句,28字連用5個「不」,盡顯文人風骨

一生窮寒落魄的唐伯虎,有的只是那首絕句,訴說著文人的風骨,提起唐伯虎,你可能想起周星馳,提起唐伯虎詩,希望你想到的不是「山下一群鵝」。,除了經典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詩詞中,下面這首七言絕句同樣精彩。,言志/唐寅,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唐伯虎一生落拓,風流才子本色,雖然浪蕩不羈,到底有著文人的傲骨。這首《言志》七絕,字裡行間無不倨傲,心氣之高見出其不媚世俗、不與時風同流合污的品格。,詩前兩句就連用四個「不」字表現自己強烈的愛憎與喜好。,先看「不煉金丹」。古代煉金丹的往往是道士。這句話就有了兩種意思。一種是「不煉金丹」表示自己無意入道。詩人畢竟風流才子,喜歡世俗生活、燈紅酒綠,自然過不慣道家清心寡欲的日常,可備一說。,第二種意思,「不煉金丹」可以表示詩人對追求長生的譏諷。所謂煉丹術士,基本都是干這個的,可古往今來誰得到長生了呢?詩人一眼看穿其中的欺騙本質,那蔑視的眼神已經目光灼灼。這又備一說。兩說都通。,再來看「不坐禪」。禪家講究靜心修行,打坐度日,以在極靜中領悟人生真諦。這需要極大的耐性和慧根。對於唐伯虎這種個性文人,只會是一種無聊、束縛和折磨。這與詩人心性不合,故詩人明白自己坐不了禪。,我們再來看看「不為商賈」。這個似乎很好理解,古之文人,但凡有點骨格,有點操守,幾乎無一例外嫌錢是銅臭,對唯利是圖的商人沒有好臉色,逮個機會就要諷刺一下的。常言道「士、農、工、商」,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唐寅這裡很有不屑的意思。,最後來看看「不耕田」。聖賢如孔子,也認為耕田沒出息。讀書人讀書、科考也是為了跳出務農的命運,唐寅這個有過功名的人,自命清高總是有的,瞧不上務農也是正常操作。,四個「不」,涵義、態度是不一樣的。,既然詩人連續否定了四個工作,這也不幹那也不幹,挑挑揀揀的你到底想幹什麼呢?或者說你能幹點啥呢?,詩第三句就是回答:賣畫。唐伯虎作為有明一代大畫家,這一技之長,支撐了他晚年隨意放蕩又勉強能維持生計的生活。也使他不需依附於人而能自我獨立。所以他很驕傲地喊出了詩的最後一句:不使人間造孽錢。,這是全詩「言志」所在,寫到這裡,詩人才將自己的志願和盤托出。賣畫換錢是個正經事兒,詩人充分肯定這是勞動所得,並不覺得是丟讀書人的臉。詩人為自己的行當正名,表現了無懼世俗流言的反叛精神,儼然自己就是書畫界的清流。,詩寫得很平直,妥妥的言志詩,但一不拔高,二不裝,三不雲里霧裡,簡潔的敘述里有種真誠的東西,很迷人。我想這應該就是文人的氣骨吧。,詩沒有採用傳統的詠物言志模式,通篇直敘,也不搞象徵那一套,但讀來凜凜有生氣,鮮明的個性讓人印象深刻。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