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藏宝网 重慶千手觀音腹中藏寶 部分區域仍有待考察(圖)
重慶千手觀音腹中藏寶 部分區域仍有待考察(圖) 其中封口磚上更有千手觀音歷史上4次裝修中唯一確切的記載5月9日,大足寶頂石刻千手觀音修復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觀音主尊像腹部發現刻字石磚的情況。本組圖/重
重慶千手觀音腹中藏寶 部分區域仍有待考察(圖)

其中封口磚上更有千手觀音歷史上4次裝修中唯一確切的記載5月9日,大足寶頂石刻千手觀音修復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觀音主尊像腹部發現刻字石磚的情況。本組圖/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攝工作人員展示新發現的刻字石磚(正面)。已是800多歲高齡、被譽為千古奇觀的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其暗藏的一大玄機昨被首次揭開。昨天下午,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質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陳卉麗,拿出一塊兩面都刻著清晰文字的封口石磚告訴記者:「這是在千手觀音本體上首次發現的234年前的無比珍貴文物,也是千手觀音歷史上4次裝修中唯一一次有確切的記載。」其實,早在2008年,工作人員就發現千手觀音主尊腹部有「暗格」,極有可能是千手觀音「裝藏」處,但由於條件限制未能打開。4月26日,人們終於等來了揭秘的時刻。在千手觀音保護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詹長法等專家的指導下,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揭取封口的石磚,打開主尊像腹部區域的「暗格」,取出陶瓷殘件、金箔殘片、有形石質殘件等一件件歷史遺物。「暗格」封口石磚長30cm,寬8cm,雙面載文,記載了乾隆四十五年,遂寧縣中安裡一位名叫張龍飛的善士合家裝修千手觀音主尊一事。陳卉麗說,這是千手觀音造像首次發現有年代的題記,印證了寶頂山聖壽寺維摩殿碑刻所載之事,對大足石刻的保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為何在空腔內未發現「裝藏」物品?陳卉麗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千手觀音建造之初就沒有放置「裝藏」物品;二是中途被人竊寶。而目前發現的「暗格」內的歷史遺物,有可能在建造之初就有放置,也有可能是乾隆四十五年裝修後放入的,或是故意放置入內,或是工匠師們隨手丟棄入內。本次初步探測結果,依然留下了許多耐人思考的疑問。通過內窺鏡探測結果表明,「暗格」為一不規則的密閉空間,空間較大,裡面仍有較多填充物,因空間狹長,部分區域還有待下一步考察。目前,文物專家們正通過對已取出的歷史遺物作進一步檢測和研究。昨天,記者在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現場看到,一尊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的千手觀音主尊造像出現在遊客視野中。參與修復工程的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技術人員張俊傑說,這是中國首次在大型石質文物修復中運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的3D千手觀音是用樹脂做成,縮小版的千手觀音主尊像列印模型的比例為1:3,列印模型主要用於主尊修復時的效果試驗。 (記者 吳國富)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