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万历对嘉靖的评价 闲谈乱侃之——从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谈现代教育之误区

火烧 2021-08-01 17:08:23 1074
闲谈乱侃之——从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谈现代教育之误区 万历皇帝朱翊钧,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1573年—1620年在位)时间最久,背负骂名最多的皇帝。他所统治的时期被一些历史学家冠以的简单「 ”怠政”二

闲谈乱侃之——从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谈现代教育之误区  

万历对嘉靖的评价 闲谈乱侃之——从张居正与万历的关系,谈现代教育之误区
万历皇帝朱翊钧,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1573年—1620年在位)时间最久,背负骂名最多的皇帝。他所统治的时期被一些历史学家冠以的简单「 ”怠政”二字,并据此而提出「 ”明亡于万历”的「 ”伟大”论断。但据一些史料笔记记载,万历年间的大明王朝,不仅不是穷困潦倒,反而异常的繁荣热闹,商业活动之频繁、经济活动之昌盛,对外贸易之宏大。完全称得上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固然,万历皇帝绝不是什么明君贤主,但我始终认为,若只是单纯的用「 ”怠政、混乱、无序”等字眼来概括的话,又是极其不负责的行为。这并不符合一个严谨的学者所当具有的审慎。「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简单的勾勒和不负责的评断绝不是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最优选择。唯有对其一生事迹进行完整而有序的梳理,才能从中找出些许蛛丝马迹,并据此来探究万历「 ”怠政”的原因和根源。并在此前提下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以便达到对后来之人有所裨益和补助的目的。 一:失乐的童年——苛刻的母亲和严酷的老师 公元1572年,正当年富力强隆庆皇帝突然驾崩,年仅10岁的万历在群臣拥护之下继位。当此之际,出于一位母亲「 ”望子成龙”的期盼,精明干练的李太后联同内监冯保、辅臣张居正等,将首辅大臣高拱赶出了朝廷,尔后又将教育万历的重任全权委托给「 ”为人持正,声名素著”张居正。 而此时正任「 ”帝国首辅”的张居正更是「 ”当仁不让”。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 ”用心良苦”的张太傅决定,要以绝对正统的儒家学说,培育出一位圣君贤主来。为此,他日夜钻研,苦思冥想的为「 ”正值髫龀稚龄,生性活泼好动”的万历皇帝精心制定完整而且严密的教育方针,对他进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的教育和磨练。除此之外,他又精选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存亡,治乱兴废之事,配以图文、编辑成册,以此作为万历皇帝的「 ”课外读物”。谆谆教导,不辞劳苦。 都说「 ”好的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就万历的求学经历来看,他所享受的教育,在当时天下,绝对是一等一的。因为他有最好的师资——太傅张居正、最高质量的教材——精心挑选,量身定制、最佳的学习环境——帝王至尊,谁敢捣乱。所谓「 ”严师出高徒”依照正常的逻辑循序,生长于这种不含杂质,纯粹安宁的环境之中的万历皇帝,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能够「 ”比肩尧舜、踪迹文武”的圣主明君。但事实却是,也就是这样一位「 ”自幼颖悟,备受期望”的皇帝,却成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沉湎酒色、贪财好利、消极怠工的「 ”怠政皇帝”。 应该说,万历十年之前的朱翊钧绝对是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是帝国未来的明君圣主。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 ”少年机警,饶有城府”的朱翊钧在掩人耳目罢了。不然,在张居正死后,他又怎会发生如此「 ”惊天转变”,以雷霆万击之势,凶悍果决的处置张居正所遗留的一切,甚至于丝毫不顾及「 ”师生情谊”,狠辣无情的将张氏满门诛戮殆尽呢? 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谁改变了万历的人生轨迹 所谓「 ”爱之深则恨之切”细考万历皇帝的求学生涯,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首先,据《神宗实录》记载,张居正对万历的要求极为严酷,只要稍有不慎就会遭来严厉的呵斥。为此,霸道强势的张居正给万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其次,素号清正的张居正一方面坚决要求万历做一个勤俭恪谨、勤政爱民的明君;另一方面,自己却铺张浪费,奢靡无度。这种言与行违的做法焉能不激起万历的厌恶? 再次,由于李太后的无条件支持,身为帝国首辅封张居正丝毫没有将万历当作帝国主人来对待的意思,军国大权皆揽于一手,师心自用,生杀予夺。以至于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操作下,天下竟然传出「 ”大明只有一君一相”的谣言。所谓「 ”一君”,指的自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而所谓的「 ”一相”指的却是当今首辅张居正。由此可见,当时天下已然到了「 ”但知有张居正,不知有万历”的地步。试问,这种目无君上、擅行威福的做法焉能不引起逐渐成年的万历的忌讳。 最后,除了有个严酷的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老师,可怜的万历竟然还有一个同样苛刻的母亲。在一次因醉酒而肆行无忌之后,已然大婚成年的万历竟然被李太后下了最后通牒——「 ”若不克大任,不妨退位让贤,由潞王负担祖宗大业”试问,面对这样一个动不动就以「 ”废立”相威胁的母亲,自尊心爆棚的万历又怎会不备受伤害呢? 原本,对幼年丧父、髫龀稚弱,尚无所谓人生意义的万历而言,此时出现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对他产生至为深远的影响。而张居正的介入,则是毫无疑问的填充了万历对于父亲的渴望。所以说,此时的张居正在万历心中,正扮演着亦师亦父的角色。而正因为他对张居正的崇拜,使他在开始的几年对张居正言听计从,无事不依。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带来的不仅是万历的成长,更是张居正对于权势的渴望和把持。如此一来,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也就愈加激烈。唯此之故,渐次觉醒的万历,就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与张居正之间的关系。 可即便如此,万历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却也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因为早在万历年满十八的时候,张居正就曾多次主动要求「 ”归政于皇帝”。但此举却遭来了李太后的严正拒绝,甚至还公然宣称「 ”毋提还政亲政之事,汝但安心为君,凡事自有张太傅主持”,对于这一有悖国家祖制的行为,自然会使万历心生不满。而随着时势的发展,这颗对他人而言微不足道的种子,却在万里心中长成了参天大树。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压和钳制之中变得扭曲,终于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突破穹顶,直冲天际。 换言之,原本聪颖明悟的万历帝之所以会成为后世千人唾骂,万人嫌弃的昏君,执教严酷的张居正和强势霸道的李太后,两人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也再一次提醒我们,教育是需要尺度和方法的。 三:何为教育——教育是植根于家庭而面向社会的 应该说,张居正和万历之间错综复杂的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是很值得当今社会背景之下的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重视、研究的。当学校教育的彬彬有礼、道德礼仪和社会现实的激烈残酷,血腥凶恶同时出现在一个体身上的时候,这种教育和文化所带来的撕裂性痛苦并不是谁都能够承受的。但即便如此,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却依然热此不疲的在「 ”忽视人性”的前提下,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着纯粹的、完美的,理想主义的文化教育。 所以,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感的现实,当热切的追求,遭遇冰冷的困厄。人生的矛盾与生命的错觉,以及好不容易才建构起来的三观都将于一夕之间轰然崩塌。代之而起的则是人的迅速堕落,而且由于巨大的反差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会使受伤者以更加剧烈、残酷、无情、凶狠的方式来回馈社会。因为欺骗,所以报复。 谁都知道玫瑰的美艳,但却又主观的忽视其根须的丑陋,需知「 ”福祸相依,吉凶相扶”,纵观古今历史,东西文明,在这人世间,又何曾有过纯粹的,近乎完美的人?即便是素有「 ”大圣至诚先师”之称的孔子,也曾因为言论而诛杀少正卯。不得不说,当今社会,出于对激烈竞争的恐惧和焦虑,我们的家长和学也校越来越悖离教育的本质——玉汝于成。 「 ”喝蒸馏水是喝不出健康来的”,纯乎其粹的教育绝然交不出同样纯乎其粹的学生,因为人性的丑恶,势必会使人在社会中渐染各种各样的「 ”不纯粹”。我们只有在充分肯定「 ”人性有恶”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育,才能使人最大限度的学会「 ”自制”。「 ”只有经历过战争才会珍惜和平「 ”,回避型教育不是在培养孩子,更不是在保护孩子。只有勇敢的面对,坦然的应对,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懂得什么才是珍惜,知道什么才是幸福。一如荷花,唯有生长于淤泥之中,才有足有的养分来开出娇而不媚、清香四溢的荷花。对于孩子,我们必须深信,不经历一番风霜雪雨的磨砺,又如何能绽放出鲜艳的生命之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