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近代西班牙为什么衰落 巨額財富是西班牙帝國衰落的根源!遏制了西班牙人的工商業發展

火烧 2022-08-29 19:48:41 1034
巨額財富是西班牙帝國衰落的根源!遏制了西班牙人的工商業發展 引言西班牙地處歐洲西部邊陲,雖然如今的存在感不多,但是在大航海時代早期,西班牙卻是較早開始海外貿易、殖民擴張和進行地理大發現的國家,還借助自

巨額財富是西班牙帝國衰落的根源!遏制了西班牙人的工商業發展  

引言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部邊陲,雖然如今的存在感不多,但是在大航海時代早期,西班牙卻是較早開始海外貿易、殖民擴張和進行地理大發現的國家,還借助自己鄰近大西洋的地理優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主導了地理大發現,憑借相對優良的航海技術和經驗開拓了龐大的殖民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其統治者號稱太陽在自己的領土上永不落下。

西班牙殖民帝國


但西班牙有這么優秀的條件,為什么在大航海時代的中後期急速衰落成二流殖民國家?為什么沒有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並且當英國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鄰近英國的西班牙為什么沒有向法國、美國和德國那樣快速跟進工業革命?

要想搞明白這些問題,我們就要深入研究一下西班牙這個國家在整個大航海時代的所作所為。

圖中黃色部分為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早期的快樂時光

在大航海時代早期,西班牙與葡萄牙在航海探索上存在矛盾,葡萄牙人認為西班牙的航海探索違反了此前兩國簽署的《阿爾卡蘇瓦什條約》,對西班牙人派遣哥倫布進行西航探索多有微詞,甚至認為哥倫布發現的新土地屬於葡萄牙,所以西、葡兩國在地盤劃分上多有摩擦,西班牙的航海探險活動一時受阻。

ps:《阿爾卡蘇瓦什條約》(Treaty of Alcáçovas)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於公元1479年簽訂的一紙條約,該條約規定葡萄牙王國占有北緯28度以南的一切權利,而哥倫布第一次西航探險時發現的西印度群島恰好處於該緯度。

《阿爾卡蘇瓦什條約》

但最終在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於1494年重新簽署了《托爾德西利亞條約》,以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約2055公里)處為教皇子午線,劃分各自的勢力范圍,自此教皇子午線以東歸葡萄牙所有,子午線以西的地區則歸西班牙所有。

圖中間的實線就是教皇子午線

勢力范圍明確後,西班牙與葡萄牙的領土爭端減少,西班牙就開始了大規模航海探索活動。

靠着在南北美洲進行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西班牙人獲得了大量金錢,而足夠的金錢則是積累資本和進行工業革命的先決條件,在這一點上西班牙無疑走在了其他國家的前列。

西班牙在美洲的征服戰爭


西班牙人通過大規模殖民美洲大陸,征服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和國家,掠取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搶的盆滿缽滿,還靠着美洲的財富,成了歐洲的主導力量。僅在1503年~1660年之間,西班牙就從美洲得到了總計1.86萬噸重的白銀和200噸重的黃金,這還只是西班牙朝廷統計的官方數字,沒有算上西班牙商人和貴族走私的貴金屬,若是加上走私的黃金白銀,西班牙從美洲獲得的金銀總量還能再增加四五成,占世界金銀總開采量的83%!

西班牙征服者征收印第安人的財產

除了掠取金銀等貴金屬外,西班牙人還在殖民地上廣泛種植甘蔗、咖啡、葡萄和棉花等經濟作物,然後運回歐洲市場上販賣,賺取了大量財富。

但是西班牙雖然靠着對外征討和從新大陸掠奪財富而富有,並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主導甚至壟斷美洲與歐洲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可是從大航海時代初期開始,西班牙的經濟卻從未真正發展起來,更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因為海難而沉入大西洋海底的西班牙銀幣有很多

西班牙工商業在巨量財富的侵蝕下不斷衰弱

從美洲獲得的巨額財富並沒有讓普通西班牙平民和國內工商業享受到太多好處,因為財富大多進入了貴族和其他封建特權階級的腰包,然後支持起這些人進行奢侈性消費,使得西班牙的奢侈性消費場所持續繁榮,而本國的工商業卻沒有得到大規模投入。

奢華的西班牙頭盔


西班牙的社會中一直保留有許多封建制度和封建主義殘余,貴族和王室成員是西班牙的統治階級,而西班牙貴族們的財富大多來自於地產,這些喜歡在教會、軍隊和政府謀職的貴族們認為經營商業或從事工業都有損於自己的身份和貴族精神,所以他們對工商業者多有歧視,認為自己所需的一切工業產品進口外國貨就行,大航海時代的一位西班牙貴族甚至這樣驕傲地說:

「 ”只要我們有錢,就讓倫敦隨心所欲地生產那些纖維吧,讓荷蘭生產錢幣和條紋布,讓佛羅倫薩生產布匹,讓印第安人供應河狸皮和駱馬絨,讓意大利和佛蘭德斯生產亞麻面料、織錦吧。這只能使所有的國家都在訓練為馬德里所雇佣的熟練工人,而馬德里才是議會中的女王,整個世界都在為她服務,但她不為任何人服務。”

堂·吉訶德很大程度上能代表西班牙的貴族

在貴族們的主導之下,西班牙社會中流行着一種輕視實業的風氣,極大地影響了社會中的其他階級,一些西班牙中產階級甚至是平民都看不起工商業,不願意從事相關職業,當時的一位旅行者這樣記錄自己見到的西班牙人:

「 ”他們從不種地,也不做農場工人、木匠或泥瓦匠。他們都尋求輕松的行業或尋找少做工作就能糊口的生活方式,西班牙人認為,與其勞動不如忍受飢餓和其它痛苦,他們把工人和奴隸等同看待。”

漫畫

在西班牙,從事工商業的人員受到歧視,而貴族們則享有一切特權和最高的社會地位,並且經營地產的收益也比從事工商業更穩定可靠,這就使得少部分靠着工商業發財的富人,最終都將賺取的錢財投入到購買地產和貴族頭銜上,然後拋棄自己的階級,成為靠地產和特權獲利的貴族,而不是將自己的金錢作為資本繼續投入到工商業的擴大再生產。

因此,一小批西班牙商人和金融家的成功,並不能幫助西班牙發展經濟。

西班牙庄園

西班牙社會對貴族、軍事、教會和官僚的推崇,還使得社會中最有能力和進取精神的西班牙人紛紛拋棄農業和工業生產,投入到免向國家承擔義務的非生產性活動中。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的工商業和經濟自然落後不堪,不能與那些專注發展經濟和工商業的歐洲國家相提並論。

造成西班牙有財富而無發展這一獨特經濟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非某種單一原因造成的,本文因為篇幅有限,所以主要給大家講述一下西班牙經濟和政治制度對工商業的遏制,至於戰爭、人口流失等原因給西班牙工商業造成的打擊咱們下期再講。

連綿不斷的戰爭也是西班牙衰落的原因之一

西班牙政府落後的政治模式

落後的政治制度是西班牙人沒有發展起工商業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班牙在15世紀末正式開始航海探險活動之前,就已經在國內建立起穩固的專制王權,還馴服了議會和貴族,用直屬官吏取代市鎮的自治權,用宗教裁判所和教會控制人們的思想,強有力地掌握着社會和國家,阻礙科學的發展。

15世紀中期的伊比利亞半島

隨後,從美洲涌來的巨量財富打壓了西班牙人的勤勉精神,使得西班牙人沒有進行社會變革的動力,因而使西班牙的經濟、工業和政治發展出現長期停滯,從中世紀傳下來的落後封建體制非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因此得到了強化鞏固。

以國王和王室成員為首的西班牙朝廷,絲毫不注重商業精神、自由競爭原則和利益分享,他們用特許公司和壟斷貿易的方式,禁止未經朝廷許可的人從事利潤豐厚的國際貿易,從而獨占了大西洋貿易和殖民美洲的大多數利益。

西班牙朝廷

另外,西班牙朝廷還對土地擁有無可辯駁的收稅權和地產權,通過委托監護制、分配制和庄園制等制度確立了王室和貴族們的利益。占西班牙人口不到2%的貴族和教會高層共同占有了西班牙接近95%的土地,使得稅賦負擔重的西班牙平民極難通過農牧業積累大量財富。

在平民不能通過海外貿易和經營土地發財的情況下,西班牙朝廷的權利和專制地位變得更加穩固,最終造成西班牙的社會等級森嚴,階級流動性差,平民極難跨越自己的階級進入上流社會,難以為自己的利益發聲,在政治上亦無法發揮影響力。

西班牙金幣

西班牙朝廷和貴族們對平民的私有財產和權力還非常不尊重,經常會撤銷城鎮或城市的自治權,然後將管理城市的各個官職、土地、公共財產和司法裁判權等拿出售賣,西班牙朝廷的這種做法讓貴族們獲得了剝削平民的手段和權力,工商業主的利益無法得到有效的制度保護。

平民階級的商人好不容易積累起的財產,可能一夜之間就被貴族和朝廷用重稅、沒收或征用等方式奪走。這種情況下,西班牙的平民們對從事工商業更沒有興趣和動力了,造成當時的西班牙人不是當學者便是當僧侶,不是當乞丐便是當官僚,舍此而外別無其他。

ps:17世紀,西班牙一些地區的農民每年為了交納租稅、什一稅和各種封建費,需要交出自己年收入的一半左右,根本積攢不下可用於投資或做生意的財產。

窮苦的西班牙平民

西班牙錯誤的經濟模式使得大量白銀外流

如果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經濟模式,那么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工業等方面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西班牙就是如此。

15世紀後,來自美洲的大量黃金和白銀涌進歐洲時,給歐洲社會帶來了持續數百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價格革命。在這過程中,西班牙作為金銀最大流入國首當其沖,其國內的金銀價格不斷下跌,錢變得不值錢了,而商品的價格卻開始暴漲。

美洲的波托西銀礦

1480年~1650年的170年間,西班牙木材和谷物的價格漲了5~7倍,手工業制造品的價格上漲了3倍。到17世紀初時,西班牙的平均物價就已經比發現美洲前上漲了4~5倍,但普通西班牙人收入上漲的速度卻跟不上物價的暴漲,常常只有物價上漲速度的一半左右,並且還要承擔各種重稅。這使西班牙平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許多人陷入貧窮,降低了購買力和投資能力,因而阻礙了經濟增長,使西班牙的國內商品市場變小。

手工工場


而與飽受通貨膨脹之苦的西班牙相比,歐洲其他國家的日子就好過許多,雖然英國、荷蘭、法國和意大利等地的平均物價也上漲了數倍,但是靠向西班牙和葡萄牙大規模出口商品,這些工商業發達的國家賺回了許多錢,發展了本國的經濟,促進了經濟繁榮。

西班牙因為通貨膨脹最為嚴重,其國內生產的產品成本相比於別國商品更加昂貴,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上都沒有競爭力和優勢。1584年,西班牙政府干脆以「 ”出口會導致國內物資的進一步短缺,刺激物價上漲,且外國貨比本國貨要便宜”為理由,禁止西班牙向外出口工業產品,並放開外國貨物進入西班牙的一些限制。

西班牙船只

而後,各國商人為了賺錢紛紛以官方出口或走私的方式向西班牙大規模輸入廉價商品,直接遏制了西班牙的工商業發展,將本已弱小的西班牙工商業碾壓在地,其發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事實上,自此進入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國內的工業產品、產量就一直沒有多少提升,甚至還保持在中世紀水平。

近代西班牙为什么衰落 巨額財富是西班牙帝國衰落的根源!遏制了西班牙人的工商業發展

而由於西班牙沒有強大的工業能力,並匱乏從事跨洋貿易所必需的航運業,所以作為宗主國的西班牙無法向自己的殖民地供應所需的一切商品,這使西班牙的殖民地不得不從盟國、競爭對手甚至是敵對國家進口所需商品,雖然西班牙盡力控制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壟斷權,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其他歐洲國家與自己的殖民地做買賣,竊取屬於西班牙的黃金白銀。據統計,1689年,運往西班牙殖民地的歐洲合法商品約重2.7萬噸,但其中只有1500噸商品來自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大帆船

1691年法國西印度公司商業調查員書寫的一份關於西印度群島貿易情況的報告也揭示了西班牙的貿易窘境:

「 ”法國人占(貿易總額的)25%,熱那亞人占21%,荷蘭人占19%,佛萊芒人占11%,英國人占11%,漢堡人占7.6%,而西班牙人則僅有3.8%。”

西班牙金幣

美洲的巨額金銀只在西班牙中轉了一下,就被運送散發到歐洲各地。16世紀末,威尼斯駐西班牙大使甚至這樣形容自己看到的西班牙經濟怪現象:

「 ”關於那些從美洲到達西班牙的貴金屬,西班牙人並非毫無理由地說,這些金屬就像打在屋頂的雨滴一樣,傾盆地淋到了西班牙的身上,然後流走了。”

西班牙金幣

在這過程中,明帝國靠向西班牙出口高價值商品,如茶葉、絲綢和瓷器等特色商品也賺取了大量白銀。

為了滿足自己窮奢極欲的生活,西班牙人從明帝國進口了大量東方特色商品消費,使西班牙人在美洲掠取的黃金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明帝國。據統計,僅在1590年~1644年間,西班牙就向明帝國輸入了大約4620噸白銀,而明帝國卻極少向西班牙購買商品——「 ”(西班牙商船)所載貨物無幾,大半均屬番銀”。

絲綢

西班牙與明帝國之間存在的這種極大貿易逆差,使得白銀無法回流到西班牙人手中。

ps:在16~18世紀,中國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約有236種之多,其中手工業品占137種。同時,中國商品與外國同類產品相比較還具有物美價廉的優勢,比如中國絲織品價格就只有歐洲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而歐洲在18世紀前能向中國輸入的商品很少,只能用白銀購買中國商品。

雖然西班牙持續不斷的從美洲掠取巨量白銀和黃金,但是美洲的貴金屬礦產也不是無限的,當美洲的金銀產區發生危機而減產時,如夢初醒的西班牙政府趕忙實行種種限制白銀外流的政策,但為時已晚。西班牙人根本無法阻止白銀外流,同時也沒有通過工商業獲取財富的能力,國內經濟衰敗自然也就無可避免。

運送財物的西班牙珍寶艦隊

西班牙給後世經濟的啟示

在世界經濟史上,西班牙「 ”出色”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有巨額財富的國家不發展出一種有效的經濟組織會造成什么樣的後果。

曾幾何時,來自海外的巨大金銀財富,讓西班牙一度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但是這些財富卻沒有變成資本,並沒有給西班牙的發展帶來真正的益處,沒有使西班牙完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西班牙就如這艘海船一樣,雖然載滿黃金白銀,但難免沉沒

而西班牙國內工商業卻在巨量財富帶來的惡性通貨膨脹地沖刷下一片凋敝,沒有產生新的商人階級,亦沒有推動社會制度創新和社會進步,西班牙弱小的商人階級沒有能力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府,這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家發展受到阻礙。

當來自海外的巨額財富最終枯竭時,西班牙也就無可避免的跌落雲端,淪為二流殖民國家。當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展現威力時,缺少資本的西班牙人也難以快速跟進,因為足夠的資本是進行工業革命的先決條,而西班牙人已經把錢花光了。

財政狀況堪憂的西班牙人

(關於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僅探討經濟和政治原因,至於西班牙衰落的其他原因咱們以後再詳細介紹)

參考文獻:

《歐洲的興起:大西洋貿易、制度轉變與經濟增長》[美]詹姆斯·羅賓遜 著《全球分裂》[美]斯塔夫里阿諾斯 著《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諾斯 著《西班牙史》[西]雷蒙德·卡爾 著《全球經濟史》[英]羅伯特·C·艾倫 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