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士可杀不可辱的例子 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火烧 2022-02-26 21:40:41 1037
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唐开元年间,“前广州都督裴伷先下狱,上与宰相议其罪。张嘉贞请杖之。张说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故士可杀不可辱。臣向巡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皎官登三品,

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唐开元年间,“前广州都督裴伷先下狱,上与宰相议其罪。

张嘉贞请杖之。

张说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

故士可杀不可辱。

臣向巡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

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应死即死,应流即流,奈何轻加笞辱,以皂隶待之?!姜皎事往,不可复追。

伷先据状当流,岂可复蹈前失!’上深然之。”(引自《资治通鉴》)

这里说的是,广州都督裴伷先获罪下狱,皇帝唐玄宗与宰相们商议如何定罪处罚。

宰相之一张嘉贞提议“请杖之”,就是建议打板子。

另一名宰相张说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刑不上大夫”,“士可杀而不可辱”。

张说还翻出一件陈年旧账,说之前有另一名三品官姜皎,因罪而在朝堂之上被当众打板子。

张说认为,姜皎有罪,该死就判其死,该流就判其流放,怎能“轻加笞辱,以皂隶待之!” 如今姜皎事已成过去,往事不可复追,但今日对裴伷先则坚决不可再加折辱。

士可杀不可辱的例子 士可杀不可辱的典故

玄宗皇帝对张说之言深以为然。

另有北宋神宗时期一则故事。

因陕西用兵失利,神宗发出发出圣谕,命斩杀一漕官。

第二天,神宗皇帝问宰相蔡确是否已执行。

蔡确回答:“方欲奏知。”随即说出一番道理:“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帝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这时候门下侍郎章淳插话了,他说:“如此,即不若杀之。”神宗帝惊问其故,回答说:“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帝气急败坏,说道:“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 章淳却还要顶嘴:“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