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国名将 他是秦国一统的「 ”最强统帅”, 只因杀神白起崛起后 甘愿退居二线

火烧 2022-11-12 06:25:59 1053
他是秦国一统的「 ”最强统帅”, 只因杀神白起崛起后 甘愿退居二线 ​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他是秦

他是秦国一统的「 ”最强统帅”, 只因杀神白起崛起后 甘愿退居二线  

秦国名将 他是秦国一统的「 ”最强统帅”, 只因杀神白起崛起后 甘愿退居二线
​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他是秦国的三代元老,他一生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司马错带兵灭亡蜀国,又多次出兵镇压蜀国叛乱,可以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攻打魏国时,司马错更是一路率军攻到魏国河内。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司马错是什么人以及他是怎么死的。 ​ 司马错认为秦国要统一天下,扩张领土、增加财富和施行仁政,这三条缺一不可,当然要从最容易的扩张开始。蜀国虽然富庶,地盘不小,却是蛮夷番邦,僻处边疆,以秦国之强取之如探囊取物,其它国家也不会干预,反之东进则必然招致六国的联手抗击。拿下蜀国,不仅扩张了领土,还可得到财富,一举两得。 ​ 如果票选秦国第一名将,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无疑得分都不少,可是却有这样一位名将,战功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亦非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力助秦国一统江山。 秦国第一名将是谁?侯选人恐怕多如牛毛,估计白起、王翦的得票都不少。 ​ 王翦不用说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灭楚平赵,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至于白起,更是古今第一杀神,从秦孝公八年(公元前三五四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年),一百多年里,秦军杀敌总数超过130万,白起一人就包办了92万。 虽然如此,如果要票选秦国第一名将,我们还是要把票投给被遗忘的一位:司马错!相比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司马错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也非其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奠定天下一统的「 ”浮江攻楚”就是他的手笔。 ​ 东进还是南下? 战国七雄,虽然一统于秦,但要说综合国力,还看楚国。 楚国是著名的三高一低,三高是人口多、面积大、GDP高,一低是统治集团的IQ低。疆域最广时,楚国拥有相当于今天11个省的地盘,经济发达,文化昌明,造个编钟,谱个小曲,都是信手拈来,可惜就是不出军政人才,仅有的几位如吴起,还是移民。 ​ 伐蜀后,过了相当的一段时间司马错就已经向秦惠王提出「 ”得蜀即得楚”的战略主张,他认为如果得到蜀地,就能占据上流,俯缈楚国,对楚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主动地位。所以,司马错打的是一张连环牌。 当时,楚军主力集结西北部秦、楚边境前线,后方空虚,遭司马错突然进攻,楚军猝不技防,损失大片土地,秦军攻占楚国黔中郡。楚顷襄王被迫献上庸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以罢兵。司马错攻楚之战打的十分漂亮,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 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司马错的这个计划,秦国要统一天下至少多花五十年。在东方战线上,秦国噼里啪啦的打了二三十年,白起今天10万、明天20万的斩首,都打不疼三晋,换个二流将领,有时还打不过赵国。 司马错坚持取蜀另有一番深意,是张仪、白起甚至很多后人都没有想明白的,秦国之所以战无不胜,源于高得吓人的军功奖励。 ​ 司马错的一生只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在当时并不是被人重视,它的价值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受人重视的。 一、司马错灭掉了蜀国,而后又乘胜灭掉了巴国,使得秦国的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 二、司马错攻楚之战打的十分漂亮,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这场战争无论是战术决策,还是战役指挥都到达了超乎寻常的地步,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场大迂回机动战争,可是它的军事意义被后世严重低估了。这场战役奠定了秦国天下一统的根本基础。 ​ 司马错的政治生涯,是伴随这三位帝王度过的,也就是说司马错在秦国任期较长,虽说并没有得到重要,但能从他政治生涯后期参与的一些活动中知晓一二。 秦昭襄王也就是宣太后年间,司马错担任国尉一职,率领军队打魏国,之后因为白起等一些杰出的年轻将领的出现,司马错有一种退居二线的感觉,但是还在为秦国卖命是肯定的,虽说不再是绝对主力,但是司马错凭借自己的饿战略远见,还是留在军中,时不时为大将出谋划策,为扭转战局做点小贡献,为秦统一六国默默努力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