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洞经音乐视频 洞经音乐简介
洞经音乐简介 洞经音乐,流行于中国云南省汉族、白族、纳西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原为道教礼仪音乐,因其内容为颂唱《文昌大洞仙经》的经文而得名。这一音乐的产生无史籍记载,但它应与所宣讲颂唱之《太上无极总真文昌

洞经音乐简介
洞经音乐,流行于中国云南省汉族、白族、纳西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原为道教礼仪音乐,因其内容为颂唱《文昌大洞仙经》的经文而得名。这一音乐的产生无史籍记载,但它应与所宣讲颂唱之《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的产生、流传、演变,以及「赕经」有着密切关系。「赕经」是对整个宗教礼仪活动的泛称,亦称为「做会」。「赕经」活动一般在供奉神灵的庙宇或寺观中举行,会期一般为三天或五天,内容以演唱的经文不同而有别。洞经音乐包括了吹、拉、弹、打、唱等多种音乐表现手段,其中又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部分称为「经腔」,亦称「经曲」。其唱词是经文中的韵文部分和诗词相近,有四言句、五言句、七音句等几种结构形式。经文中的第一部分属散文形式,是宣讲读念的部分。从经文的结构形式和其表演形式来看,它和唐代的「变文」及始于宋元间的「宝卷」(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讲唱形式)相类似。演唱「经腔」时有两种乐队伴奏形式:一种是用丝竹乐队伴奏,一种是用吹打乐队伴奏,后者多用于开经或收经之时。洞经音乐的器乐部分称为「曲牌」。曲牌主要用于各种礼仪活动时的配乐,如开坛、收经、祭神、敬献供品、念诵玄文浩表等,也作经腔的间奏。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