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人会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 【成语名字】怨天尤人 gt 【汉语拼音】yuà tiā yóu ré gt 【成语解释】 gt 抱怨上天,责怪他人。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语本《论语.宪问》。

怨天尤人
【成语名字】怨天尤人>【汉语拼音】yuàn tiān yóu rén>【成语解释】> 抱怨上天,责怪他人。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语本《论语.宪问》。>【成语典故】> 《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成语注解】> 1、 下学而上达: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进而上知天命、晓达德义。>【成语出处】> 1、《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胡母迪答道:『迪乃后进之流,早习先圣先贤之道,安贫守分,循理修身,并无怨天尤人之事。』”> 2、《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这狄宾梁夫妇,一则为独儿独妇,百事含忍;二则恐人笑话,打了牙只往肚里咽;又亏不尽那姑子李白云预先说了那前生的来历,所以绝不怨天尤人,甘心忍受。”> 3、《隋唐演义.第六五回》:“不要说男子处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妇人亦多嗟叹。一日之间,就有无穷怨尤,总是难与人说的。”> 4、《红楼梦.第一二○回》:“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思前想后,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 5、《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幸而安老爷是个读书明理,阅历通达的人,毫无一点怨天尤人光景。”>【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使用类别 用在“怨恨相仇”的表述上。>【怨天尤人造句】 > 1、听完他怨天尤人地诉苦后,我劝他凡事要看开点。> 2、如果他失败时就只会怨天尤人,那离成功还远呢!> 3、面对这种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虑因应对策。> 4、这件事确实是我疏忽了,我不会怨天尤人,推诿责任。> 5、怨天尤人于事无补,赶快了解失败的原因,好东山再起。> 6、碰上这样的大地震,弄得家破人亡,要他不怨天尤人也难。> 7、一个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往往不会虚心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 8、纵然生活如此辛苦,母亲从不怨天尤人,仍然乐观积极地过着日子。> 9、经过父母的劝解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改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 10、这两个兄弟个性迥然有异,一个是满腹牢骚,一个却是从不怨天尤人。> 辨识>【近义词】:怨天怨地,埋天怨地>【反义词】:反求诸己,引咎自责>【怨天尤人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在〈宪问〉篇中,孔子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却觅无知己。但他认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学习身边平常的事物,进而深知自然生灭演变的道理,而能随遇而安、通晓德义。这样对人生的了解,已经到达某个境界了,而这个境界一般人很难体会,也只有上天才会知道。后来《论语》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变为“怨天尤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很赞哦!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