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匠精神 秦始皇的四个字,导致大批工匠被杀,却导致了中国兵器的发展
秦始皇的四个字,导致大批工匠被杀,却导致了中国兵器的发展
秦始皇兵马俑共发掘出了四万多件秦朝兵器,很奇怪的是,这些兵器都是青铜器。难道秦始皇就用青铜兵器来打败六国的铁制兵器的?毕竟在战国时期,铁质兵器已经成为主流。但经过研究发现,秦始皇的青铜兵器,有3个特点,让人充满惊叹。
第一,这些青铜兵器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结构完全不同,因为这些兵器在冶炼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锡”,当铜锡配比达到恰当的比例的时候,就能把青铜器的硬度和锡的柔韧性都体现出来,所以秦始皇的兵器相比于其他六国的兵器,不仅硬度高,而且还不易折断。
第二,通过对兵马俑中的一些箭簇的研究发现,秦国人擅长使用三棱箭簇,和传统的两翼箭簇相比,三棱箭簇没有“翼”,受风阻影响更小。而且,这种三棱箭簇的棱面,是一种完美的弧面,和现代的子弹弧面非常相似,可见秦朝人对风的阻力研究非常深入。
第三,兵马俑中的长兵器的配件,竟然是通用的。也就是说,当某个兵器坏掉后,不要丢弃,只需要换一个标准的配件就行了。这种做法,极大的节省了兵器锻造的成本。所以有人说,秦始皇横扫六国,不仅仅是因为将士们勇猛,秦国对兵器的研究,其实远远高于六国。那秦始皇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可以将本国兵器“科研”水平提高到如此水平呢?答案只有4个字,那就是:物勒工名。因为这4个字,秦始皇杀了无数工匠。
物勒工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上,这本书的作者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但真正把“物勒工名”发明到极致的,还是秦始皇。什么是“物勒工名”,就是把兵器上刻上工匠的名字,采取“实名负责制”。若是哪个工匠锻造的兵器在战场上出了问题,拿到刻字的残骸,回来找工匠问责。所以,无数工匠因此而殒命。若工匠们想保住性命,就必须用心研究兵器,用心锻造,所以秦朝的兵器远胜于其他六国。“物勒工名”被后世普遍效仿,让中国古代兵器技术飞速发展。

相关文章
-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兵马俑的造型暗藏玄机?暗含了什么玄机和秘密?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古代神童故事 三十五、秦始皇儿语震撼不韦心
- 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叫什么?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还是弟弟?子婴身世大揭秘
- 秦国统一六国关键战役 揭开秦始皇统一的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人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父亲吗?不韦和秦始皇的关系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 赵高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赵高和秦始皇的关系如何?
-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 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是捡了个现成便宜
- 秦始皇晚年 解密:秦始皇苦寻的不老药究竟是何物
- 历史上有没有赵高这个人 历史上的赵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