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下章台 待价而沽

火烧 2022-01-24 17:46:00 1069
待价而沽 【成语名字】待价而沽 gt 【汉语拼音】dài jià ér gū gt 【成语解释】 gt 等待较好的价钱才卖出。比喻人等待良机,出为世用。语本《论语.子罕》。后亦用“待价而沽”比喻商品等

待价而沽  

下章台 待价而沽
【成语名字】待价而沽>【汉语拼音】dài jià ér gū>【成语解释】> 等待较好的价钱才卖出。比喻人等待良机,出为世用。语本《论语.子罕》。后亦用“待价而沽”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高价买下。>【成语典故】> 《论语.子罕》>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成语注解】> 1、韫椟:收藏在木匣里。> 2、贾:通“价”。> 3、沽:买。> 4、 待贾:等待高价出售。比喻等待时机出仕做官。贾,通“价”。>【成语出处】> 1、宋.杨时〈谢楚大夫启〉:“公论一废,私谒肆行,待价而沽,顾连城而莫售。”> 2、明.冯惟敏〈端正好.不图名〉套:“不图名,非干禄,无心也待价而沽。”> 3、明.李贽《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太史》:“待价而沽,不欲求售者,以天下之无豪杰也。”> 4、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某年除夕,(吴大澄)忽书春联若干副,待价而沽。”>【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比喻人等待良机,出为世用。> 使用类别    用在“待人赏识”的表述上。>【待价而沽造句】    > 1、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待价而沽,期望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2、我看他不是真隐居,是在待价而沽,希望有人能欣赏他。> 3、她不能老是自恃有几分姿色,因而待价而沽,要知青春年华消逝得很快。> 二、> 语义说明    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价买下。> 使用类别    用在“等待出售”的表述上。>【待价而沽造句】    > 1、这些都是准备上市待价而沽的农产品。> 2、这几件古物是无价之宝,岂能待价而沽?> 3、船一入港,鱼获会被送到鱼市,待价而沽。> 4、这幅新发现的毕加索画作正在拍卖会上待价而沽,相信会引起竞标热潮。> 【近义词】待价藏珠,蕴奇待价>【参考词语】:善贾而沽>【汉语拼音】:shàn jià ér gū>【成语解释】:即“待价而沽”。见“待价而沽”条。> 1、《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参考词语】:善价而沽>【汉语拼音】:shàn jià ér gū>【成语解释】:即“待价而沽”。见“待价而沽”条。> 1、清.王韬《淞滨琐话.卷四.沈兰芬》:“邻舟一叟网得锦鲤一尾,重数十斤,……以草绳贯其腮,曳而登岸,血流肤绽,谓将待善价而沽。”> 2、清.黄百家《学箕初稿.卷一.解或》:“而独于学宫之肄业,郑重靳惜,必待善价而沽诸。”>【待价而沽的】> “待价而沽”原作“善贾而沽”。子贡是孔子众多弟子之一,春秋卫国人,善于经商,并且口才极佳。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老师学问好,又具才干,像现在这样被埋没实在太可惜了,应该投靠一个贤能君主以一展长才。于是他问孔子:“有块美玉在这里,您认为应该找个木匣子把它收藏起来,还是求个好价钱卖了呢?”孔子一听就明白子贡话中所指,便回答:“卖了吧!卖了吧!我是在等有人出高价呢!”这段师生对答中,是把怀才不遇的孔子比喻成美玉,把期待中的贤能君主比喻成识货的好商人。孔子为了寻找愿意出高价的人,花费了十三年周游列国,直到六十八岁那年才放弃希望,返回故乡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后来“待价而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等待机会,为世所用。后亦用来比喻商品等待买主出价买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