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康熙之后是谁继位 康熙驾崩后,雍正刺破手指圈出两个字,成了康熙一生的代名词

火烧 2022-10-06 00:37:29 1076
康熙驾崩后,雍正刺破手指圈出两个字,成了康熙一生的代名词 康熙死后,雍正用鲜血圈了两个字,让康熙充满争议 刘邦建立汉朝时,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因此,汉朝的历代帝王的谥号都带有「 ”孝”字,例如,汉文帝
康熙之后是谁继位 康熙驾崩后,雍正刺破手指圈出两个字,成了康熙一生的代名词

康熙驾崩后,雍正刺破手指圈出两个字,成了康熙一生的代名词  

康熙死后,雍正用鲜血圈了两个字,让康熙充满争议 刘邦建立汉朝时,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因此,汉朝的历代帝王的谥号都带有「 ”孝”字,例如,汉文帝刘恒的谥号是「 ”孝文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谥号是「 ”孝武皇帝”。汉朝重「 ”孝”的理念,被历朝历代所沿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皇室中,为何会格外强调「 ”孝”字呢?因为作为一代君王,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死后毁誉,如果新皇帝是个孝子,则不会轻易否定老皇帝,老皇帝的名声可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旦老皇帝驾崩,新帝即位,新皇帝必将在老皇帝的遗体前哭得死去活来,以彰显自己有多么「 ”孝顺”,哪怕像隋炀帝杨广这样有「 ”弑父”嫌疑的帝王,在隋炀帝的葬礼上也要装成一个大孝子。不仅如此,新皇帝还要给老皇帝一番较高的评价,这样才能彰显自己对老皇帝的尊敬。 清朝康熙晚年,康熙的儿子们个个年富力强,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昭然若揭,酿成「 ”九子夺嫡”的局面。在这场争夺中,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彻底无法翻身,最终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继承人,史称雍正帝。雍正在夺位期间,他的谋士戴铎曾建议雍正,在康熙面前,一定要刻意表现出「 ”孝”。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获得康熙的青睐。因此,雍正在夺嫡的时候,以「 ”孝”为契机,步步为营。很明显,雍正在康熙面前的这种「 ”孝”,包含了许多权谋,并不纯粹。 康熙驾崩的时候,雍正痛心疾首,一方面要防备胤禩、胤禟、胤禵等人,一方面在康熙棺前「 ”捧足大恸,号哭仆地”,甚至哭得「 ”不省人事”。接下来,雍正要给康熙尊谥号和庙号,谥号和庙号是古代皇帝去世后,他的继任者追尊的,意在评价皇帝的一生,非常重要。雍正在大学士马齐等人的建议下,给康熙的谥号定为:「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饱含推崇之意。在中国封建帝制的发展中,谥号越来越长,不便被后人记住,因此,帝王的庙号就越来越重要,因为庙号要供奉在太庙里,例如「 ”唐太宗”、「 ”宋太祖”、「 ”明成祖”,这些都是庙号。 在康熙之前,清朝一共出现4个庙号,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宗(福临,即顺治帝),还有一个庙号是「 ”成宗”,这是多尔衮去世时,顺治追尊的,后来被废除。按照惯例,只有王朝的开创者的庙号才能被称为「 ”祖”,其中,努尔哈赤是后金汗国的开创者,被尊为「 ”清太祖”理所应当。而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是顺治帝,被尊为「 ”清世祖”。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像汉武帝(世宗)、李世民(太宗)这样伟大的帝王,也没有被尊为「 ”祖”。顺治帝幼年继位,在位18年功绩不多,最后被尊为「 ”世祖”,多少有些勉强。 雍正在给康熙定庙号的时候,大臣们给的方案都是「 ”宗”,雍正不满意,因为雍正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先帝的「 ”孝”,觉得康熙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有「 ”开国之功”,因此康熙的庙号应该是「 ”祖”。最终,大臣们按照雍正的意思,给康熙拟定了几个庙号,让雍正亲自选择。雍正仔细看后,拿起银针,把自己的中指扎破,用鲜血在「 ”圣祖”两个字上圈了一下,正式定下来康熙的庙号——清圣祖。这个庙号,也让成了康熙一生的代名词。史载: 「 ”诸王大臣官员,俱深悉我皇考一生神圣实行,同心合词,恭上尊称,无一人异词,甚惬朕怀。朕之哀思,庶可稍释。”谕毕,上持针刺中指出血,将奏内「 ”圣祖”二字圈出,敬恭高捧,交与大学士等赍出。 ​ ​康熙的一生,的确伟大,他冲龄即位,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战噶尔丹,为清朝乃至后来的中国奠定了疆域基础。但他到底能不能被称为「 ”祖”,在史学上一直充满争议。有人认为,康熙称「 ”祖”,有些夸大其功,您对此怎么看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