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 孙策 江东一猛将,仅率一个骑兵,保护小霸王孙策突破重围,不是太史慈

江东一猛将,仅率一个骑兵,保护小霸王孙策突破重围,不是太史慈
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影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汉末大乱之后,虽然天下三分,孙曹刘成鼎立之势,但主要争霸的人,是曹操和刘备,江东仅是一个打酱油的存在。因此,大多数人,在列举三国名将的时候,大多会想到刘备的五虎将,曹操的宗室名将,以及五子良将,却少有人能够想到江东的名将。就连对三国武将进行排名的时候,江东的骁勇之臣,也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但如果我们细读汉末三国史,就会发现,江东不仅有猛将,数量还不少。例如能战平小霸王孙策的太史慈;能让曹真、张郃等人无攻而返的朱然;能大败曹仁的朱桓;以及江东十二虎臣,等等。那么,在这些人中,谁能算得上江东第一猛将呢?
说到此处,也很有人会说,应该非甘宁莫数吧?毕竟合肥之战的时候,魏将张辽给孙权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成为了孙权心目中,不可战胜的存在。在称赞甘宁的时候,却评价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而百骑劫魏营等事迹,也的确证明了甘宁的能力。
也有人认为,江东第一猛将,应该是太史慈。毕竟他不仅箭术过人,能让曹操动了挖墙脚的心思,也有高超的武艺,能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突围,还曾吊打能阵斩夏侯渊的黄忠。《三国志》记载:“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当时黄忠在刘磐麾下效力。
可是,有一个江东名将,虽然知名度远不及甘宁和太史慈,史料中对他的记载,也并不详尽,但是他的骁勇比起前面二人,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人是谁呢?他不是别人,正是原本是孙坚部将的老将程普,也是江东名将中,年纪最大,声望最高的一人。那么,为什么要说他是江东第一猛将呢?
《三国志·程普传》记载:“策尝攻祖郎,在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捍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意思是说,小霸王孙策,当初平定江东的时候,曾被祖郎的大军围困,程普仅率一个骑兵,就突破了重围,将孙策救了出来。要知道,像《三国演义》中的赵云那样,一人一骑在大军中来去自如,是不现实的。当初张辽破孙权十万大军,有八百部曲相助;曹仁在江陵之战,从吴军几千先锋中,救出部将牛金,有几十人随行;就连被刘备誉为一身是胆的赵云,在汉水之战救黄忠突围,身后也有十余人保护。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当初太史慈单枪匹马,在黄巾军的包围下,进出北海之事,不比还带着一员骑兵的程普,经历更加传奇?为什么要将太史慈排在程普之后呢?要知道,当初太史慈不管是入城还是出城,都只需顾好个人安危就是了,程普在突围的时候,却还要保护孙策,甚至在那中普通骑兵不能招架的时候,及时补救。虽然小霸王孙策,有关战平太史慈的实力,但是从“策因随出”一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一次突围中,他完全处于程普的保护下,几乎没有出手的机会。
也就是说,程普不仅在万军之围,仅率一名骑兵突围而出,还在这一过程中,将孙策保护的非常周全,这样的成就,比太史慈的单枪匹马突围,要困难的多,由此可见,程普的个人实力,比起太史慈,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史料对他的记载,应该有很大的缺失,毕竟《三国志》记载:“(程普)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可是他的生平经历中,却仅体现了其骁勇的一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