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试卷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1.九年级历史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2008-11-04 (137)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2008-11-04 (53)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008-11-04 (139)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008-09-05 (202) [顶]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2008-09-04 (1022) [顶] 岳麓版历史初三下册1—16课教案集 2008-08-26 (104) [顶]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通用教案 2008-08-26 (356)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全册学案 2008-08-26 (90) [顶] 人教课标初三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2008-04-02 (159) [顶]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全册教案 2008-04-02 (237)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2008-04-02 (275) [顶]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上册全册) 2008-03-05 (527) [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川教版) 2008-03-05 (232) [顶]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集 2008-03-03 (648) [顶]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教案 2008-02-23 (554)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 文学艺术的大师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2009-09-21 (0) 《应对资源危机》教学设计 2009-08-13 (0) 《“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2009-07-15 (1) 初中历史教案 挑战两极 2009-07-15 (0)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2008-10-28 (34)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2008-08-26 (42) 世界历史第一册全册教案 2008-08-26 (27) 北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1-11课 2008-04-02 (314) 北师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冷战”与“热战” 2008-04-02 (21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人类文明的开端 2008-04-02 (315)
2.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电子课本(川教版)
以下是川教社历史课程网提供的电子课本和WORD版本,我给你上传了WORD的,下面是前面一些
川教版历史电子课本提供站点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期末测试
6.川教版九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
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3、三大人种:黄、白、黑 (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 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第二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国家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备注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木乃伊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代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 《汉穆拉比法典》 作用: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地位:是讫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发源地 种姓:四大种姓 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佛教:产生时间 创始人 早期教义及评价 流传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 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 东亚:黄河流域 ——古中国 二、古埃及:金字塔——文明标志(法老陵墓) 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94年) 1、作用: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古印度(雅利安人) 1、四大种姓制度内容 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 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 吠 舍——自由民 (平民、商人)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奴隶) 五、佛教 ①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②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③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④影响: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对民众产生了麻醉的消极作用。
第三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1、希腊:古代希腊的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一带为中心,统称爱琴文明。著名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发达,伯里克利执政时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
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特点:a、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广泛性),b、机构:公民大会(开放性),c、保障:法制严格、健全(规范性),d、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 斯巴达(崇尚武力) 2、罗马:发源于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后扩展至欧亚非三洲。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春秋末期)。
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开始大举扩张。经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海”。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建立帝国(大秦)。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结束。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五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1、东亚:日本七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
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西亚:阿拉伯帝国 6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尖锐,秩序动荡,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8世纪中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有力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9世纪中叶后,帝国衰落,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世界三大宗教简表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印度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金刚经》 倡导众生平等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圣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麦加 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真主安拉 第六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1、封建等级制: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此后,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2、天主教会:8世纪中期,基督教会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了世俗权力,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意干涉别国的内政,控制着西欧的思想文化。 3、西欧城市: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出现复兴。
法国的琅城起义要求获得城市自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使西欧于12世纪前后诞生了一批最早的大学。
第七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1、希波战争:①原因: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入侵希腊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 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服了希腊各邦。
公。
7.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DOC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2008-11-04 (137)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2008-11-04 (53) [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2008-11-04 (139)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008-09-05 (202) [顶]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2008-09-04 (1022) [顶] 岳麓版历史初三下册1—16课教案集 2008-08-26 (104) [顶]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通用教案 2008-08-26 (356)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全册学案 2008-08-26 (90) [顶] 人教课标初三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2008-04-02 (159) [顶]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全册教案 2008-04-02 (237) [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2008-04-02 (275) [顶]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上册全册) 2008-03-05 (527) [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川教版) 2008-03-05 (232) [顶]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集 2008-03-03 (648) [顶]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教案 2008-02-23 (554)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 文学艺术的大师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 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2009-09-21 (0)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2009-09-21 (0) 《应对资源危机》教学设计 2009-08-13 (0) 《“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2009-07-15 (1) 初中历史教案 挑战两极 2009-07-15 (0)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2008-10-28 (34)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2008-08-26 (42) 世界历史第一册全册教案 2008-08-26 (27) 北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1-11课 2008-04-02 (314) 北师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冷战”与“热战” 2008-04-02 (211)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人类文明的开端 2008-04-02 (315)。
8.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川教版) 急啊
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 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称。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当时西欧社会等级森严。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
4、随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由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制的奥斯曼土耳其给灭掉了。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曾经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2、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取得胜利。
3、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4、公元前27年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我们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2、“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创造的,而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欧洲去,这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时候旅居中国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