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七子之歌歌词全部七首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火烧 2021-12-27 07:17:47 1062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

七子之歌歌词全部七首 七子之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

“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

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译为阿尔萨斯和洛林,位于法国东部。

阿尔卑斯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赛和约》后归还。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

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将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园国家。

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列强占了七块土地……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现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gcdzg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

没有安排他发言。

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

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

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

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gcdzg的关怀与帮助。

终于找到了真理,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

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子之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