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什么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何张之洞要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形成东南互保
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何张之洞要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形成东南互保 清朝是在马背上建立的国家,在其入关后与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争夺天下时八旗兵出了不少力,甚至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但是随着
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何张之洞要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形成东南互保

清朝是在马背上建立的国家,在其入关后与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争夺天下时八旗兵出了不少力,甚至有「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但是随着清朝逐步统一天下,八旗军不用征战,也不用劳役承担赋税,所以清朝中后期八旗军就丧失了战斗力,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腐败。到太平天国运动时八旗军和绿营军都不堪大用,清廷只得让地方组织团练,抵抗太平军。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最为出色,但是这毕竟是地方部队,清廷还是有一定担心的。这也是为何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让东南各地督抚率兵北上时遭到了各督抚的拒绝,毕竟各督抚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湖广总督张之洞甚至宣称「 ”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早在慈禧还没正式向十一国宣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就商议如何保持东南各省的稳定,防止列强入侵,还提议若北京失守天子和太后遭遇不测,就由李鸿章担任大总统稳定政局。1900年6月清政府正式向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奥匈帝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十一国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达各地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回电清廷「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一电报也鼓舞了东南各省督抚。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还写信给孙中山说「 ”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不久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宣称「 ”东南互保”,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明确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他们也称宣战诏书是义和团威胁皇帝下的「 ”矫诏、乱命”,可见他们也是支持东南互保的。这些督抚没有向慈禧一样被愤怒冲昏头脑,他们知道以清朝的实力无法同时向十一国开战,东南互保不仅能够保住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还极大的可能让满清结束对中国的统治,毕竟参加东南互保的大都是汉人,也乐得见到满族的统治崩溃。 李鸿章深知「 ”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若轻易开战极易亡国,要知道几年前面对刚刚崛起的日本清朝都惨败,如今面对十一国列强,更是没有取胜的可能。可惜李鸿章的总统梦也没做多久,虽然十一国里来了八国进行侵华战争,而且八个里七个都支持瓜分中国,但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坚决反对瓜分中国,而且八国联军数目也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肢解中国,最终联军同意了慈禧的求和请求,与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也得以保全,东南互保不攻自破,不过东南互保也体现出了清廷越来越难以控制地方了,清朝离灭亡也越来越近了。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