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 中国古代8大名将:后三名存在争议,第一名无人不服
中国古代8大名将:后三名存在争议,第一名无人不服
第八名: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狄青
狄青16岁代兄受过充军,开始行伍生涯。仁宗在位时,李元昊西北称帝,建立西夏。狄青被派去援边,成为一个下层军官,狄青的辉煌从这里开始了。打仗时狄青向来都是身先士卒,骁勇强悍,由于狄青相貌俊秀文弱,所以他仿效兰陵王,每次上战场他都是披头散发,戴着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具,一马当先的冲入敌阵所向披靡,西夏人都以为是天兵下凡,想想这样的场景,确实够令人神往。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仍旧冲锋陷阵,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声名也随之大振。后来狄青受得范仲淹赏识,逐渐高升。
第七名: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此后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
后薛仁贵因败给吐蕃人以及在任时因违法而被数次免职,最终又被朝廷起用。682年,突厥阿史那元珍反唐,他率兵出击,在云州遇敌。敌方问:“唐将为谁?” 曰:“薛仁贵。”突厥人惊问:“ 我们听说薛将军流放象州已死,怎么可能复活了?”仁贵摘下头盔,突厥人大惊,下马罗拜后逃跑。仁贵追击,斩首万余级,俘2万余人。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
第六名:苏烈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苏烈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第五名:史万岁
史万岁
史万岁(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北周武帝时,其父战死,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随上柱国梁士彦攻讨相州总管尉迟迥,每战先登,因功拜上大将军。隋初,因大将军尔朱绩谋反被杀而受牵连,发配敦煌为戍卒。隋开皇三年,秦州总管窦荣定击突厥,遂至辕门请自效。奉命与突厥单骑比武决胜负,驰斩其一勇士,使突厥军不敢再战而退。每行军作战,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乐为效力。因其南征北战,屡建战功,遭杨素嫉妒诬陷,被隋文帝冤杀。
第四名: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齐名将。
斛律光
斛律光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是齐的大司马,还封为郡王,《敕勒歌》就是斛律金唱出名的。斛律光马面彪身,神爽豪杰,不善言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时随父征周就大显神勇,射倒并生擒宇文泰的长史莫孝晖。546年,高澄至晋阳打猎,斛律光一箭射中一只大雕之颈。高澄取而视之,大加赞赏,当时称他“落雕都督”。因与尚书右仆射祖珽、高纬乳母之子穆提婆不和。 武平三年七月戊辰(572年8月22日)斛律光被引入凉风堂,由刘桃枝从背后拉住刺杀,时年五十八岁。北周武帝得知斛律光身死,甚至下召大赦境内庆贺。
第三名:冉闵
冉闵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五胡乱华,晋朝南迁,中国北方打成了一锅粥,黄河以北,闹哄哄城头变换大王旗,匈奴兵,羯胡兵,鲜卑兵,来来回回的在黄河两岸折腾,相较于诸多“声名赫赫”的少数民族政权,汉人冉闵建立的冉魏国是年头最短的,也终未得到正统史书的承认。从建立到最终败亡,不过短短三年,然而正是这生如夏花般的岁月,划过了一道最灿烂的风景,交织着杀戮与迷茫的中国北方大地,透入一丝微茫的亮光。
第二名: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
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他曾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霍去病22岁时,各率骑兵5万,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第一名: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西楚霸王的一生,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终却因他自身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项羽的个人战斗力可谓爆棚,是古今公认的“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