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值得去吗 棗陽市籍蜀漢六大名士:兩位供奉於武侯祠,一位長跪於諸葛祠
棗陽市籍蜀漢六大名士:兩位供奉於武侯祠,一位長跪於諸葛祠

如今的湖北省棗陽市,是一個由襄陽市代管的縣級市。不過,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棗陽一地就有六位名士在蜀漢集團效力。在這六人之中,一位聲名顯赫,官至驃騎將軍;還有一對虎父虎子,事跡非常悲壯。
第一位:胡濟。胡濟,字偉度,蜀漢集團中後期名將。胡濟早年仕從蜀漢,起初任諸葛亮帳下主簿,為人忠直,受到諸葛亮的信任與器重。諸葛亮在論及眾人時,常將胡濟與漢末名士徐庶、董和等人相提並論,稱其為能夠及時規勸自己過失並進諫良策的諍友,由此也足以看出諸葛亮對胡濟的欣賞程度。諸葛亮北伐期間,任命胡濟為中參軍隨軍出征,因在征戰中建功,後遷升為昭武中郎將。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蜀漢驃騎將軍李嚴督運糧草不利,結果導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功敗垂成。事後,李嚴為推卸責任,率先向後主劉禪上奏,稱此敗乃是諸葛亮貽誤戰機所致,與自己毫無干系。李嚴當時身居高位,又是先帝的托孤重臣,朝中眾人對其狡辯之詞莫不敢言,唯有胡濟不畏權貴,與諸葛亮一同據理直諫,詳說兵敗緣由,請求後主明辨是非,追究李嚴失職之責。
胡濟效力蜀漢期間,常年在軍中任職,因其為人剛正,且又在四處征伐的過程中屢建軍功,所以,諸葛亮病逝之後,仍然受到了蜀漢集團的重用,當朝重臣董允及費禕等人都與之有很深的交情。胡濟後期歷任中典軍、中監軍、前將軍、漢中都督、兗州刺史、鎮西大將軍、驃騎將軍等職。由於史料中對胡濟後期的個人事跡未做詳細記載,其最終結局不得而知。
第二位:傅肜(róng)。傅肜是蜀漢集團早期名將,棗陽籍武將當中的突出代表人物,雖然史料當中對其個人事跡的記載語焉不詳,但此人絕對稱得上蜀漢集團的忠勇悍將。傅肜早年仕從蜀漢,劉備東征時,任命其為別督隨軍出戰。蜀軍在夷陵兵敗後,傅肜為掩護劉備撤退,統率部眾與吳軍死戰。東吳將領見其勇不可當,在傅肜戰至最後一人時向其招降,遭到傅肜斷然拒絕.最終,傅肜壯烈殉國。
第三位:傅僉。傅僉,蜀漢名將傅肜之子。傅肜為蜀漢捐軀後,劉備念其功績,任命傅僉為左中郎,後因戰功遷升為漢中都督。蜀漢景耀七年(公元263年),司馬昭舉兵伐蜀,武興督蔣舒率部歸降,致使傅僉在陽安關孤軍作戰。傅僉死戰不降,最終與魏將胡烈交戰中力竭身亡,結局與其父一樣悲壯。傅肜父子為國捐軀的事跡,受到後人的推崇緬懷。在著名的三國名勝成都武侯祠中,就供奉着傅肜、傅僉父子的雕像。
第四位:劉邕。劉邕,字南和,蜀漢集團中期名臣。劉邕早年投靠劉備,頗受器重,在平定益州的過程中屢有戰功,後被任命為江陽郡太守。劉邕效力蜀漢期間,以能力出眾著稱,歷任後將軍、鎮南將軍等職。因史料中對其個人事跡未有詳細記載,其生平較為模糊,只知道他於後主劉禪中期病逝。
第五位:劉武。劉武是蜀漢集團後期名臣,重臣劉邕的次子。劉武在蜀漢以博學多才著稱,其才學與蜀漢重臣樊建不相上下。劉邕病逝之後,劉武出仕蜀漢,官至尚書一職。由於史料之中對其個人生平記載不多,其事跡和最終結局也無從得知。
最後,還要談談最後一位特殊棗陽籍名士,此人名叫郝普。郝普,字子太,蜀漢集團早期的郡守。此人的事跡令人頗感無奈,本可以成為一代名臣,但卻因數次背主落得身敗名裂,遭世人唾棄的下場。
赤壁之戰結束後,郝普加入蜀漢集團,被委以零陵郡太守之職。呂蒙奪取荊州三郡期間,郝普開城投降。此後,呂蒙又將郝普交還給劉備。劉備寬宏大量,並沒有追究郝普投敵的責任,而是讓他繼續為自己效力。不過,郝普不但沒有感謝劉備的寬容,反倒在五年之後的荊州之戰期間再度投降東吳。
來到東吳之後,郝普仍不安分,又與曹魏降臣隱蕃合謀背叛吳主孫權,結果事敗被誅。千百年來,郝普的無恥行徑一直遭到後人的唾棄。清朝德陽地區修建諸葛雙忠祠時,制作了三尊蜀漢叛臣的雕塑,稱其為「 ”蜀漢三叛”,讓其跪在諸葛亮父子的雕像前,郝普便是其中的一位。由此看來,不講忠信、多次叛主的人,在任何時期都是被世人唾棄的對象。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关文章
- 武侯祠值得去吗 刘备部将傅肜和傅佥:配享武侯祠的“父子名将”
- 武侯祠值得去吗 蜀汉忠烈父子傅肜和傅佥:武侯祠里的“父子兵”
- 武侯祠值得去吗 武侯祠的陪祀功臣是怎么选的?为什么缺了法正?
- 武侯祠值得去吗 武侯祠和哪段历史有关
- 武侯祠值得去吗 武侯祠资料和历史
- 武侯祠值得去吗 侍饮宝子山游忠武侯祠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武侯祠到锦里怎么走 刘伯温来到武侯祠,写下14个字惊呆众人
- 武侯祠到锦里怎么走 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丁巳日柱大贵的八字 丁巳歲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題臨淮公舊碑
- 武侯祠到锦里怎么走 杨嗣复《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原文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