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羊质虎皮是什么生肖动物 羊质虎皮

火烧 2022-12-05 02:09:23 1450
羊质虎皮 【成语名字】羊质虎皮 gt 【汉语拼音】yá g zhí hǔ í gt 【成语解释】 gt 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还是羊。比喻虚有其表。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 gt 【成语典故】 gt
羊质虎皮是什么生肖动物 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  

【成语名字】羊质虎皮>【汉语拼音】yáng zhí hǔ pí>【成语解释】> 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还是羊。比喻虚有其表。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成语典故】> 汉.扬雄《法言.吾子》> 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成语注解】> 1、说:通“悦”,喜悦。> 2、豺:亚洲野生食肉性动物,状如犬而身瘦,口大耳小,毛色浅黄,性凶残。为群体活动生物,常结群捕食各种兽类。> 3、战:通“颤”,害怕、发抖。>【成语出处】> 1、汉.扬雄《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2、《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王蕃》裴松之注引《吴录》:“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犬马犹能识养,将何以报厚施乎?』”> 3、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4、《三国演义.第三二回》:“……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5、清.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不可羊质虎皮,虎头蛇尾。”> 6、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六.高雨农序》:“羊质而虎皮,但见其可狎,不见其可畏。”>【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虚有其表。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表里不一”的表述上。>【羊质虎皮造句】   > 1、他看来气势汹汹,其实是羊质虎皮,你不用怕他!> 2、虽然他人高马大,但其实是羊质虎皮,虚弱得不堪一击。> 3、一个羊质虎皮的人,只是外表唬人而已,真遇到事情跑得比谁都快。> 4、别被他耀武扬威的样子骗了,其实他是羊质虎皮,遇事比谁都怯弱畏缩。> 5、别看他平常趾高气扬,似乎什么事都不怕,但实际上是个羊质虎皮的人,难当此重责大任。> 辨识>【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鱼质龙文,绣花枕头>【反义词】:名副其实,金相玉质>【参考词语】:虎皮羊质>【汉语拼音】:    hǔ pí yáng zhí>【成语解释】:即“羊质虎皮”。见“羊质虎皮”条。> 1、唐.刘兼〈简竖儒〉诗:“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羊质虎皮的】> “羊质虎皮”谓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却还是羊,这句成语是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汉朝扬雄的《法言》有一段记载:有人问扬雄说:“有一个自称姓孔,字仲尼的人,他到孔子的家里,趴在孔子的桌上休息,穿着孔子的衣服,那这个人可以算是孔子吗?”扬雄回答说:“他虽然外表模仿孔子,但本质绝对不是孔子。”那人又问扬雄说:“什么叫作本质?”扬雄回答说:“就像一只披上虎皮的羊,牠虽然假装老虎,但本质还是羊,改不了羊的本性,看到草还是很高兴,看到豺狼还是害怕得全身发抖,终究还是一只假老虎。”后来“羊质虎皮”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虚有其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