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满洲国人民生活好吗 满洲国经济为什么那么好,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火烧 2021-06-06 22:31:30 1077
满洲国经济为什么那么好,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伪满洲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伪满时期城市e69da5e887aa7a6431333332633

满洲国经济为什么那么好,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伪满洲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伪满时期城市e69da5e887aa7a6431333332633061人口继续增长,1931年9.18事变前夕,东北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而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达到18.96%(2001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52.1%,而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7%,)。1939年东北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1945年达到11479公里,而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22000公里,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才8.09万公里。1932年,东北航空线总里程1.5万公里,当年或近年的中国航空线总里程目前没有数据,但是可以参考的是,1950年的中国民用航空线总里程才1.14 万公里。1940年,时速130公里的弹丸高速列车由大连机车厂研制成功。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采用大连制造的SL-7流线型机车,全封闭式空调车厢。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国2003年才达到 57.5%。1938年,伪满洲国共发电16.3亿度,而且有亚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发电,1943年,丰满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能力每年22亿度,而到了 1949年整个中国发电量才43亿度。1943年时,东北以占中国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 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

满洲国人民生活好吗 满洲国经济为什么那么好,为何满洲国经济发展如此快?

民国经济好还是满洲国经济好

满洲国GDP全球第四 亚洲第一 而且居然还有医疗免费等不可思议的社会福利 要说经济 那肯定是超过民国的 中华民国就是导致中国贫穷的罪魁祸首 所有的钱都被军阀抢走去买外国武器了 经济怎么可能好

唯一的遗憾是 满洲国是日本扶持的 在那个国家 汉人和满人、蒙古人、朝鲜人等都是二等人 连米都不让zhidao吃

伪满洲国的经济

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经济建设提上日程。清末帝溥仪与日本军国主义者、清遗老遗少等联合成立了“满洲国”。“满洲国”的评价至始至终都被认定为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下的傀儡政权。这一时期的经济被认为是日本殖民侵略的大后方,完全服务于日本战争需要,经济发展并不被普通民众认可。然而,整个伪满洲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无论在金融、交通运输、钢铁、矿产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甚至一度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

当然,伪满洲国经济发展是“日满经济协同下”有针对性的重点推进工程,它必不可少地带有鲜明的殖民色彩。可以说是“殖民”与“建设”的双重奏。这种双重奏造就出伪满洲国经济体的强大,主要体现在顶层规划设计、重点行业遍地开花、科技教育的鼎力支持、基础建设的奠基。 一、顶层规划设计——统制经济(就是变相的计划经济,它不仅是伪满洲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战后日本吉田茂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推进日本经济腾飞)。1932年日本通过《日满经济统制方策要纲》、《满洲经济统制根本方策案》、《第一次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等法案强化“满洲国”工业发展与日本经济与军事需要的“协同发展”。伪满洲国政府在日人控制的国务院总务厅指导下,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关于一般产业的声明》、《钢铁类统治法》、《价格等临时措置法》、《总动员法》、《粮谷管理法》、《特产物专管法》等具体法令,实现从工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分配、工业原料供给、工业成品价格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统制。1936年至1937年,日本改变日满经济统制的“一业一社”制,实行以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主导下的“康采恩”制。1937年10月《满洲重工业会社确立纲要》奠定了满业综合经营的“康采恩”制。 二、重点行业强劲发展(日本通过国家直接资本投入方式引导水泥、矿产开发、钢铁、铁路、银行等重e799bee5baa631333365653239点行业飞跃式发展)。伪满洲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是依据伪满经济统制政策而新设企业的核心,是具有垄断性质的特殊公社和准特殊会社,而这类企业即是满铁重点投资对象。截止1935年底,设立特殊会社16个,实收资本总额约为27 100万日元。1941年,满业直接投资达117,500万元,统制企业超过30个,基本确立了以满业为中心的企业体系。日产资本大举入侵东北,刺激了日本私人资本再次投资热。到1939年末,奉天工矿业公司共有197个,公称资本51197万日元,实缴34312,6万日元。 上述资本的重点投入极大加快伪满洲国水泥、交通、煤矿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水泥工业由1932年大厂1家,1944年增至14家;1932年水泥产量为10. 879 2万吨,1937年为86万吨,1944年更增至114万吨。从产量来看,各家工场水泥产量在1943年达到峰值,该年东北水泥总产量为150万吨。铁路方面主要是由满铁直接管理。1935年满铁掌握原来分属9个中国路局的18条铁路,总长2,939公里,以及葫芦岛港和营口河北码头。、后接办中东铁路干支线1 ,7 32.4公里,连同新建铁路在内,铁路总局管辖的国有铁路总长6,857.3公里。到1937年底,锦承、图佳、虎林、滨北、北黑、京白等各线完成,总长达3500公里。1938年9月,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设立,满铁即修筑鸭大等路线,从铁路开发上予以积极援助。钢铁方面主要集中在西安(辽源)、北票、阜新、鹤岗、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铁公司、满洲制铁会社等重点公司。 矿工业资本额从1931年的9 400万元,增到1935年的58 100万元,5年增加6倍多。从1932-1939年,仅满铁经营的抚顺、烟台、蛟河、老头沟、瓦房店等煤矿,就产煤共达5607. 6万吨。满炭在1934年一1937年产煤636.2万吨。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1935年至1937年.共生产钢1 092 226吨钢片,957 524吨、轨条163 934吨、薄板5 022吨。 三、科技教育的鼎力支持。(伪满洲国经济的发展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前沿性科学实验密切相关,这些实验、发明成果也夯实了建国后东北工业基地在共和国中的“长子”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直接监督指导中央试验所,其科研也被纳入军备扩张的轨道。科研重点“转到液体燃料和轻金属方面。” 科研的主要项目有“继页岩油之后的以第二人造石油为目标的煤炭液化,用东北地区南部埋藏的大量矾土页岩,通过水冶法提炼铝,利用大石桥的菱苦土生产金属镁等。” 满铁中央试验所在煤炭液化、特殊钢冶炼和轻金属制造三项科研领域获得成功,其科研成果也实现了企业化。1934年,满铁设立煤炭液化委员会,加抉了研究的步伐,次年在抚顺煤矿开设液化工厂建设事务所按中央试验所方式建设。 1939年初第一期建设竣工投产,煤炭一次加氢液化油试产成功。1941年,一次液化轻油和二次加氢液化油生产工艺获得成功,生产出汽车和飞机燃料。194 3年6月,满铁合并吉林人造石油会社和满铁液化工厂,建立满洲人造石油会社。 四、基础建设的奠基。(伪满经济体的繁荣离不开整个国家内的基础建设,包括市政建设等)伪满洲国经济体的辉煌离不开国内基础建设的内需拉动,尤其是首都“新京”内大同公园、八大部、宫内府等当下长春市典型旅游胜地的建设,不仅直接拉动钢铁、水泥等供给产业的消费,而且吸引日本、朝鲜、台湾等不同地区的建筑师、工程师、技术师等人才投入工程建设当中,甚至将日本国内无法实施的前瞻性理念、设想都在伪满洲国内进行实践、推出了影响全球性行业的变革。例如,风靡世界的“亚细亚”号"特急"快车(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高铁)。全车为了抵御满洲地区的大陆性天气而采用密闭式双层车窗,全列车配备美国开利公司(Carrier Corporation)制造的空调装置,以及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 1934年3月1日,亚细亚号首次运行,创造了以7个半小时跑完新京到大连全程701.4公里的纪录,途中停车只有大石桥、鞍山、奉天、四平4个车站。牵引亚细亚号的太平洋7型机车(当时也叫"パシナ"型)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高的蒸汽机车之一,车头外部呈流线型,动轮直径达两米,可装载37吨水和12吨煤炭,。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公里,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

日本对伪满洲国的经济掠夺有多么疯狂

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东北后,便把东北作为基地,企图向北进攻苏联,向南侵占全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

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在我国东北的兵力有2万多人,到了1937年有6个师团,1940年有12个师团,到了1941年8月,日军在我国东北地区部署的兵力达到近85万人。并且修建了许多各种不同类型的战地工事,而修建这些工事的全部费用都由伪满政府承担。从1934年—1945年8月此项经费竟然高达4.5亿元。日本帝国主义不断集聚军事力量,为进一步侵略全中国做准备。 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掠夺东北的各种资源,把东北变成日本的军事基地和物资后援,进一步侵占全中国。所以就先从夺取经济命脉入手。 铁路是经济的大动脉。日本人从1906年起就从沙俄手中夺取了若干条铁路线,成立了“南满铁道股份公司”。九一八事变后,逐步抢夺中国政府经营的铁路和中外合资的铁路。1931年10月10日起,关东军向“满铁”交待“委托经营”。东北铁路大权全部落到日本人手里。大连是东北物资进出口的地方,一直由满铁经营。伪满政府成立后,就把海口运输和内河运输的权力全部委托给满铁。空中运输则由“满洲航空服务公司”垄断。伪满政府成立后进占邮政局。1933年开办了“满洲电话服务分公司”,垄断了全部通讯业务。 海关和税收:东北的海关由设在上海的外国人控制的总税务司管理,作为庚子赔款和其他外债的抵押。日本与伪满同上海的总税务司多次交涉,都被拒绝了。但在大连海关内,关长和税务司司长都是日本人,职员中70-80%是日本人,伪满就利用这些人,先是不再把关税上缴给总税务司,然后赶走了欧美籍的官员,夺取了大连海关。继而又夺取了其他海关的盐税和专卖权。 银行:我国东北地区原来就有被称为“四行号”支撑东北金融的四个金融机构: 东三省官银号,东北地方政府的官办银行,资本2000万元;边业银行,奉系军阀势力设立的,资本525万元;吉林永衡官银行,省政府的金库,资本1000万元;黑龙江省官银行,资本200万元。四银行还在沈阳设立了“辽宁省城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以及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东北的分支机构。 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关东军就派兵占领各银行,洗劫一空。抢走东三省官银号库存黄金十六万斤,抢走张学良存在边业银行中私有黄金七八千两和古玩字画等。有日本侵略者供认,从“四行号”中掠取资金达1.4亿元。 1932年7月1日,伪满中央银行正式开业,垄断货币发行,集中信贷管理,控制国民经济,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 日本侵略者在伪满政府成立后,就开始实行掠夺行动。当他们觉得成效不像当初预想的那样,就在1937年5月1日由伪满政府公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和设立了“满洲重工业公司”,更大规模的经济资源掠夺就开始了。 七七事变以后,由于侵略战争的需要,伪满在第一个“产业五年计划”中,把许多重要的产品指标,都做了大幅度的提高。如:钢锭由185万吨增加到316万吨,向日本运送112万吨;生铁由253万吨增加到450万吨,向日本运送152.2万吨;煤炭由2716万吨增加到3110万吨,向日本运送600万吨;液化煤由80万吨增加到177万吨;挥发油由82.6万吨增加到174万吨,向日本运送145.3万吨;铝由2 万吨增加到3万吨,向日本运送1.625万吨;汽车由4000辆增加到5万辆;飞机由340架增加到3万架。 以上计划的修改,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大幅度增加,更是使整个生产计划成为日本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3363461实质上就是军事掠夺的计划。 1941年9月,为了支持侵略战争,伪满政府又正式确定了第二次“产业五年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更着重于掠夺战争资源。与第一个计划相比,第二个计划首先要确保“供应日本”的物资,特别是钢铁和非金属等。

如果当年满洲国不受日本的控制,经济上会不会超越关内中国 转载

1925年,奉系军阀在第三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占领上海,这背后的基础就是东北的经济已经比肩江南,20年代末东北工业化水平已超过长江流域,张氏父子的新政使东北的民族工商业成为日本满铁附属地经济的威胁,这成为9.18事变的经济诱因。东北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和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而直到1949年,关内中国可怜的的工业还只是局限于几个大城市。

20年代末,北平、上海拍发到欧美的电报需转经沈阳。东北易帜前夕,东北拥有了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易职后全部移交南京政府。而当我们广泛宣传上海滩的繁华时,千万不要忘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 ——哈尔滨,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 1809个。1928年,以出超实际利益比较,哈尔滨滨江海关稳坐全国六大海关头把交椅,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 1926年,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并开播。1928年5月,哈尔滨车站已经可以出售直达欧洲各城市的客票。 1932年3月9日,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1326264伪满洲国成立, 1943年,当时世界上约有80个独立国家或政权,承认伪满洲国的有苏联、泰国等23个,中华民国虽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但在1935年之后与其建立了通邮、通车、通航及贸易联系。从1933年到1942年,伪满当局详尽规划了大大小小109个城市的建设,而这样的对东北的全面系统规划我们还没有做过。 长春曾是亚洲近代唯一一个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国都新京(长春)”到1934年,整个城市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因此有了“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一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1934年,长春建成亚洲最大的无线电台——新京无线电台,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长春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38年开始,在长春规划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还有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 伪满洲国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关内连年内战,赤贫的中国人口大量涌向关外,1936年1月,全东北人口3097万,到年底猛增到3701万人,1941年达到4229万人。东北在张氏家族时代就以惊人的城市化进度超越东部沿海,伪满时期城市人口继续增长,1931年9.18事变前夕,东北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而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才达到18.96%(2001年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52.1%,而200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7%,)。1939年东北铁路里程超过10000公里,1945年达到11479公里,而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22000公里,1943年东北公路总里程近6万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国含东北在内公路总里程才8.09万公里。 1932年,东北航空线总里程1.5万公里,当年或近年的中国航空线总里程目前没有数据,但是可以参考的是,1950年的中国民用航空线总里程才1.14 万公里。1940年,时速130公里的弹丸高速列车由大连机车厂研制成功。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采用大连制造的SL-7流线型机车,全封闭式空调车厢。 到1945年,东北工业规模超过日本本土,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线两侧工厂烟囱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东北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1931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加到59.3%,而中国2003年才达到 57.5%。1938年,伪满洲国共发电16.3亿度,而且有亚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发电,1943年,丰满水电站开始发电,发电能力每年22亿度,而到了 1949年整个中国发电量才43亿度。1943年时,东北以占中国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产了占全中国49.4%的煤,87.7%的生铁, 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形成了庞大的人造石油、特种钢等当时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业。1945年时,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连年内战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

满洲国为啥在长春立首都?

当时日本占据了东三省之后,本来傅仪是想建都沈阳(后金入关之前的首都来),接上传统

但日本人不同意,日本人的考虑是未来效仿朝鲜,将这里并入日源本,因此需要隔断这段历史 哈尔滨距离苏联近,不适合 长春位zd置居中,正好 虽然长春当时市政不行,但正好重新规划建设 满洲国(7)经济发展(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