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跪求2007年青岛高一历史地理会考模拟试题或重点

火烧 2021-08-02 20:43:37 1070
跪求2007年青岛高一历史地理会考模拟试题或重点 专题: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定[知识依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气候带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跪求2007年青岛高一历史地理会考模拟试题或重点  

专题: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定

[知识依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气候带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规 律 成 因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10°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 气候 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暖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 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夏季

亚 寒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长 夏暖短

寒 带 苔原气候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跪求2007年青岛高一历史地理会考模拟试题或重点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5、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8、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9.正午太阳高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10 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1 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 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2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 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 R为某日日期, (R-6月22日)为该日与6 月22 相差的天数, (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