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年级讲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武则天的历史事件

火烧 2023-03-09 06:08:32 1052
关于武则天的历史事件 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在西北,唐朝与吐

关于武则天的历史事件  

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

由于武则天称帝前后杀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宿将名帅,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随着统治的稳定又逐渐挽回了颓势。

在西北,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高宗启用裴兴俭经略西域,于调露元年(679年)重置四镇。

垂拱三年(687年),正当武后忙于篡位时,吐蕃又占领了安西四镇,其前锋直达敦煌。

武后称帝后的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在北方,突厥在唐太宗时期本来已经被灭,唐高宗在位时期突厥复兴。

调露元年(679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双方互有胜败。

武则天称帝前,抗击突厥的大将程务挺因替裴炎申辩被武则天杀死,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

武则天称帝后第5年,即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争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请降,武则天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后来默啜因帮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三月,武则天应默啜之请,将六州降户数千帐送交默啜,并给他谷种4万斛、杂彩5万段、农具3千件、铁4万斤。

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准备娶默啜女为妃。

默啜以武延秀非李氏为由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并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

武则天起先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45万反击默啜,但毫无成效。

武则天不得已立其子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又任命李显为河北道元帅,招募士兵讨伐突厥;但实际领兵出征的是副元帅狄仁杰。

默啜得知唐朝大军将出发,即将从赵州、定州掠夺的男女八九万人全部杀死,一路残杀百姓,饱掠而去。

一些大将虽拥有重兵却不敢逼近默啜。

狄仁杰领兵10万,到赵州时突厥人已经撤退,他一面安抚百姓,又严令部兵不得侵扰百姓,河北才算安定。

此后默啜恃强一再侵扰中原北边,采取时和时战的策略,双方关系时好时坏。

  

在东北,武则天时期契丹崛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

武则天三次派兵讨伐,损兵折将,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得平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武则天时期军事上的总体表现不及唐太宗时期。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另外,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开始瓦解,武则天根据实际情况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募“团结兵”(团练),“团结兵”具有一定雇佣兵的性质,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意义。

四年级讲历史人物故事 关于武则天的历史事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