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朱士行 中国历史上三大高僧
中国历史上三大高僧
1.中国当代三大和尚是谁
你从当代十大弘法高僧中取前三名吧 1 本焕长老,南禅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
是一位佛学理论很深的禅门高僧,对佛教的经典和教规教义具有较深的造诣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他积极主张佛法与世间法相结合,禅修与戒修相融,坐禅与劳作相并的修行方式,深受广大佛教徒的赞成和拥护,他的佛法声威淅渐红遍了岭南大地及海外各国,被尊为“佛门泰斗”,轰动海内外佛坛。
长老德高望重,僧俗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光是接其法脉的弟子就有二百多人。长老重视将中国佛教文化传播海外信徒,十余年来曾访问欧美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每到之处,都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
长老入佛门70余年,今年已经105岁高龄,实为佛门一大幸事。 2 星云大师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则达百万之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他致力于让佛教走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乃至国际化,使佛教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3 净空法师,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先生、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学习佛法十三年。
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及儒、道、基督、伊斯兰等其它宗教学说,尤对佛教净土宗著力最多,成就亦最为辉煌。在国内外,弘扬佛法,讲述《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六祖坛经》、《金刚经》、《净土五经》等大乘经论数十种,36年无间断,现存音影带三千数百卷。
法师在国内先后创办华藏法施会、华藏精舍、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华藏讲堂、及佛陀教育基金会。首开风气之先,使用视听教育之方法,弘扬佛法,大量制作佛法讲经录音带、录影带,分送世界各地,以及倡印赠送《大藏经》暨各种经论善书逾千馀万册,佛菩萨像多种数百万张流通全球。
为世界文化交流、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他 略。
2.中国历代得道高僧名字,法号
(1)摄摩腾.竺法兰(生卒年不详)图:烈火真经 古印度著名经典学者,公元67年首次来中国洛阳传佛法。
当时中国社会信奉儒、道,对他们传来的佛经,持怀疑否定态度。于是他们举行了一次大法会,上自明帝下至百姓,满城轰动。
他们将儒、道、佛的书都放进火堆中。结果,儒、道经书皆成灰烬。
而只有佛经反而变得更加新净,二人又跃入烈焰中,做出各种惊人姿态。后来有个成语“烈火真经”、“不可思议”的典故即出于此。
(2)安世高(生卒年不详)图:东行弘法 古安息国王太子(今伊朗),聪明绝顶,通鸟兽言,后将王位让于叔父,出家为僧。公元147年,东越大漠辗转来到中国。
系统翻译介绍小乘教义,是中国佛教译经事业的奠基人。在中国20多年,先后翻译了佛经34部、40卷。
灵帝末年(189)避乱江南,经庐山到广州,终于会稽。 (3)释道安(312—385)图:释道安拒封 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人称“印手菩萨”。
12岁出家,24岁拜学高僧佛图澄,主张僧尼悉以“释”为姓,他在王重寺传法授学僧众数千人,影响很大。秦王苻坚除向他询教佛法,还常向他询政。
当时北方的苻坚和南方的晋帝都高官厚禄争请,他不为所动。对奠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功绩和卓越的见解,成为一世师表。
(4)佛图澄(232-348)图:佛图澄止杀 西域龟兹人(今新疆库车一带),西晋永嘉四年(310)到洛阳,以鬼神方术深得石勒、石虎信任。经常参议军政大事,多次以佛教劝石氏施行“德化”、“不杀”、不为暴虐、不害无辜“。
以他的影响和智能规劝石氏止杀,从此二石将他视为神人。他利用自己的智能和地位在朝庭和各州郡建寺839所,达到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最高数,弟子达万余人,117岁圆寂。
(5)慧远(334—416)图:虎溪三笑 东晋杰出的高僧。东晋时代社会极不稳定,使他产生了避世思想,多次谢绝官方荐举。
他21岁从道安出家,坚持出家僧侣不跪拜帝王。同时首次主张同儒、道名教相调和,受到了帝王将相们的尊敬,使佛教得到全面发展。
他是佛教净土宗的始祖,以超尘出世的“方外”姿态与社会各层交友。他深居庐山,从不过虎溪,即使晋安帝过此也不接不送,而同大名士谢灵运等究考学问却不觉送过虎溪,三人开怀大笑,慧远极具政治眼光、活动手段和组织才能,是善于吸收名家思想的佛教高僧,唐代尊称为“辨觉大师”、“正觉大师”,宋代谥为“国觉大师”等。
(6)法显(约337—约422)图:1、万里西行 2、名垂千古 东晋人,是我国古代一位艰苦卓绝的伟大旅行家和杰出的佛教翻译家,他在已过花甲之年的62岁从长安出发,穿行大戈壁,经西域三十余国,过喜马拉雅山九死一生,行程数万里。历经14年,于412年到达山东半岛的青岛崂山。
他不仅带回梵本佛经数十种,译经数十卷。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旅行记《佛国记》。
后人评说法显之所以能完成如此艰苦卓绝的旅行是因为:一来他有志,志在求法,有志必诚;二来他诚心,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三来他有胆识,虽临必死之境却能不顾安危,百折不挠,实为难能可贵,是为后人叹服。 (7)鸠摩罗什(343—413)图:通宵译经 古龟兹人,中国佛教四十译师之一。
他7岁随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经论,对汉文修养很高。因此他译的经,特别为中土佛经所乐诵。
对后来的佛教文学,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功不可没。他自公元401年到长安,先后译经300余卷。
他所译的经典对后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并提供了开创“天台宗”、“净土宗”等的根据。 (8)菩提达摩(?—528)图:1、一苇渡江 2、达摩面壁 古南印度玉王第三子,立志到中国弘扬“大乘”佛教。
据禅宗史籍记载,他是释迦牟尼以下的第28世祖,是中国禅宗初祖。 他到金陵后同梁武帝谈禅,语不投机,决意渡江北上传教,据说达摩渡江时,西岸百姓想见识这位远方高僧的本事,便故意把船都开离码头。
达摩便向一位老妇借了一根芦苇放入江中,然后立足苇上,一会便漂到北岸。他隔江向老妇施礼,并将芦苇推过江去。
达摩过江后,落迹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半山腰的石洞中面对石壁,闭目参禅,日复日,年复年,终于在面壁9年之后,领悟禅机。传说达摩结束坐禅时,身影已印入石壁之中。
后人便将石洞叫《达摩洞》,壁石称面壁石。 (9)道生(生卒年不详)图:顽石点头 东晋僧人,聪明异常,15岁便能登座讲法。
从罗什游学多年,对佛旨已深达玄奥。依据“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佛理。
他提出“一阐提人皆可成佛”此创见在当时可谓闻所未闻。守旧之徒便说他邪说惑众,遂把他摈出僧众,逐出建康。
据说他到了苏州坚信自己的学说没错,便在苏州虎丘上竖立石头作为听众,向石讲道。当讲到“阐提也有佛性”时,他问众石“我说的是否契合佛心呢?”众石皆点头首肯。
这就是著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后来《涅盘经》传到南方,内中果然称“阐提悉为佛性”众僧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见识。
(10)智顗YI(538—597)图:梦凳天台 隋朝高僧,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他弘法30余年,所创立的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奉《法华经》为经典依据,因此天台宗也称法华宗。
他一生造寺36所,亲手度。

3.列举唐朝历史上三个杰出的僧人及其贡献
玄奘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褘。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於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
鉴真(687~763)
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道宣
唐朝高僧,俗姓钱,长城(今浙江省长兴)人(一说丹徒人)。幼年出家。除从慧頵和智首修学外,三十岁之前更多方广学。三十岁以后便开始从事著述,并曾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则在律学和佛教史的贡献。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开创者,撰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律删补随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学的著作以续高僧传三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内典录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称南山律师。
4.中国古代四大高僧都是谁
古代十大高僧 :取经第一---法 显 ,译经大师---鸠摩罗什, 不幸经僧---真 谛 ,智者大师---智 凯 ,饮誉华夏---玄 奘 ,著名唐僧---义 净 ,禅宗祖师---惠 能 ,以法济世---法 藏 ,丈量地球---一 行 ,六次东渡---鉴 真 。
近代四大高僧:弘一法师,俗姓李,名文涛,又名广侯,字息霜,亦称惜霜,别号叔同太虚法师,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圆瑛法师,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三求堂主人、灵源行者、离垢子等。
福建古田县平湖端上村人。虚云法师,俗姓萧,初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
原籍湖南湘乡,因其父在福建做官,故出生于福建泉州。
5.“终南山三大高僧”都有谁
没听说过终南山有三大高僧之说,因为历史上在终南山修行过的高僧很多,远不止三人。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丰刀石、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僧亮等。南朝梁代以后的僧人有:昙相、法藏(北周隋唐间之法藏,葬云际寺),僧照,静藏、道删、法应,静霭、普济、普安、青彡(静)渊、法诚、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净业(悟真寺主)、慧远、灵润、会通、觉朗、智洗、弘智、法顺、智俨、善导、道判、慧贒、法藏(唐贤首国师)、道宣、澄观、宗密、净业(香积寺主)、怀辉、玄奘、虚云、绍净(云门宗师)飞锡、惟政等等。
近代最著名的就是虚云大师,还有一段世人皆知的故事。就是虚大师当年曾于终南山狮子茅棚一坐半月,定力之高轰动整个终南山,也成为后世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