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得心应手仿写成语 成语: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得手应心 成语简解 编号: 2186成语: 得手应心注音: ㄉㄜˊ ㄕㄡˇ |ㄥˋ ㄒ|ㄣ汉语拼音: dé hǒu yì g xī 参考词语:
成语: 得手应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得手应心 成语简解 编号: 2186成语: 得手应心注音: ㄉㄜˊ ㄕㄡˇ |ㄥˋ ㄒ|ㄣ汉语拼音: dé shǒu yìng xīn参考词语: 得心应手释义: 义参「得心应手」。见「得心应手」条。Emoji符号: 应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得手应心”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得心应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得心应手」原作「得手应心」。先秦大哲学家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看到桓公读书十分专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问道:「您读什么书呢?」桓公就生气地说道:「国君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也敢过问!」轮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从臣工作的角度来看,臣要将轮子装上车轴时,如果车轮太松车轴就不牢,太紧的话就装不进去。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制作出一个好轮子,这完全依靠熟练的技巧,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这其中的技术,都是经验的累积,无法用言语文字说得很明白。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身上领会。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著书本传授给后人。大王,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后来「得心应手」这句成语就从工匠轮扁所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技艺熟练,运用自如,或用来比喻做事顺利。典源: 此处所列为「得心应手」之典源,提供参考。#《庄子.天道》1>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桓公2>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3>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4>轮,徐则甘而不固5>,疾则苦而不入6>。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7>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关尹子.三极》。 (2)桓公:齐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轮扁:制作车轮者,名扁,春秋齐人,生卒年不详。 (4)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头。 (5)甘而不固:松则不牢固。 甘,松缓。 (6)苦而不入:紧则套不进去。苦,紧。 (7)数:技术。 (8)糟魄:即糟粕,比喻粗劣无用的东西。魄,音ㄆㄛˋ。 〔参考资料〕《关尹子.三极》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悽悽然;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慕心则声裴裴然。所以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丝,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书证: 01.宋.刘克庄〈徐摠管雨山堂诗跋〉:「他人呕心撚髭,钩章棘句,营度甚苦,而侯(徐伯东)得手应心,易易如此。」 02.明.李贽《焚书.琴赋》:「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成语接龙“心”字开头的成语
心猿意马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不在焉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心腹之患心悦诚服心安理得心惊肉跳心平气和心直口快心血来潮心如刀割心惊胆战心烦意乱心满意足心手相应心回意转心如铁石“得”字结尾的成语
一举两得心安理得唾手可得捷足先得疾足先得开卷有得信手拈得鱼水相得名不虚得心宰理得心定理得“得”字开头的成语
得心应手得意忘形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得过且过得不偿失得鱼忘筌得手应心得不补失得不酬失得此失彼得寸觑尺得不偿费得趣忘形得寸思尺得不偿丧“心”字结尾的成语
力不从心包藏祸心人面兽心苦口婆心漫不经心赤子之心刻骨铭心触目惊心漠不关心戮力同心木人石心革面洗心镂骨铭心铁肠石心动魄惊心骇目惊心疾首痛心病狂丧心戮力一心翼翼小心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得手应心。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得手应心”分成的单字详解:
得, 手, 应, 心。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