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著名的《天文》作者 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
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 《崇祯历书》是明朝时期一部相对较为全面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当时朝中的几位大臣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和耶稣会的教士汤若望,龙华
作为明代融贯中西的天文著作,《崇祯历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译的?

《崇祯历书》是明朝时期一部相对较为全面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当时朝中的几位大臣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和耶稣会的教士汤若望,龙华民,罗雅谷等人一同编译的,整个编译从崇祯二年开始,整个过程一共花费了5年。 《崇祯历书》 >那么《崇祯历书》的编译是在什么样的国内背景下开始的呢?作为一个农业为民生之本的文明古国,天文历法一直是一门非常受关注的科学,进入封建社会后,统治者更是将天文与王权统治相关联,认为日月星辰之变能给予其征兆和警示,因此我国的天文的研究和利用一直受到上层统治者的严密把控。 >而到了明朝时期历法的发展遭遇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战争破坏,大量典籍的流散,想要制定新的历法,但是资料残缺不全,虽然有阿拉伯和波斯的天文历法传入,但是翻译十分不顺,不能有效利用,因此只能一直沿用以往《授时历》制定的规则,导致错误频出。其次守旧思想的作祟与学识的缺乏导致历法改革无法高效的进行,守旧者固步自封,有识之士谏言无用,国家的历法实践只能一直在各种错误中徘徊。 >徐光启 >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天文知识的传入,扩展了国人对天文历法的认识,启发了有识之士找准历法改革方向。16世纪因宗教改革的影响,天主教遭遇打击,耶稣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随着他们进入中国传教,将西方先进的天文知识带入了中国,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传教士利玛窦在发现当时的历法使用陷入瓶颈后主动自荐想通过天文知识服务政府,并请罗马耶稣会长派遣更多熟悉天文历法的。此外传教士们还将西方很多历算经典翻译过来,为历法改革打好理论基础。 >徐光启和利玛窦 >《崇祯历书》的主要编撰人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信仰了天主教,他们作为朝中大夫积极为改革造势,将历法改革不可拖延的原因分条列举,持续性的呼吁发声,终于在崇祯二年,钦天监再出纰漏,徐等人终于说服欲励精图治的崇祯帝进行改革,之后在徐,李等人的组织努力下,多位传教士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引进西方文献进行翻译,通过购买欧洲的天文器材确保准确的内容编写,整本巨著花费中西人士大量心血得以诞生。 >参考文献: >[1] 刘鸿亮.徐光启对《崇祯历书》的编译与其实际成效的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6-120. >[2] 沈定平. 从《崇祯历书》到《时宪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述论[A].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明清鼎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2014:16. >[3] 江晓原.《崇祯历书》的前前后后(上)[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04):55-59.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
很赞哦! (1053)
- 上一篇
老板拖欠工资劳动局有用吗 老板拖欠工资是找劳动局还是找民警,哪个最管用
老板拖欠工资是找劳动局还是找民警,哪个最管用 老板拖欠工资是找劳动局还是找民警,哪个最管用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携带:本人身份证
- 下一篇
英语谚语大全励志篇 英语谚语:Man is the artificer of his own happiness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Ma i the artificer of hi ow ha i e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Ma i the artificer of hi ow ha i e 中文意思:人之幸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