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李庄古镇历史文化 李庄抗战文化及历史文化陈列馆在哪
李庄抗战文化及历史文化陈列馆在哪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四川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至今,该镇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镇原貌和建筑格局及数十处明清古建筑,古街古巷两旁的楼房,全系木构古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明清风情依然。
在李庄镇,明代的旋螺殿和清代张家大院—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迁居于此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旋螺殿、魁星阁、九龙石碑和白鹤窗是李庄“四绝”。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不少重要的学术机关和高等学府,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荼毒,为国家保留国脉----学术、人才和文物,纷纷不远万里,内迁西南,多在昆明。
1940年,随着日本侵略者的进一步南侵,西南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也不断遭受日机的“疲劳轰炸”,已经无法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
就在这个时候,李庄地方知名人士说服了本镇居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向远在昆明的同济大学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
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十六字电文。
就这样,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学术机构和学府,辗转万里先后迁到了长江边的古镇李庄,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如傅斯年、陶孟和、李济、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董作宾、夏鼐、梁思永、刘敦桢、莫宗江、周均时、童第周等等,云集李庄,国难当头之日在这里守望着中国学术的命脉,并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难忘岁月,使李庄成为抗战时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形成了独特的“李庄抗战文化”,其深刻的内涵为:爱国主义的精神,抗战必胜的信念,矢志求真的毅力,民族复兴的壮志。
- 上一篇
jⅰu的拼音 十手争指 [shí shǒu zhēng zhǐ]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十手争指 [ hí hǒu zhē g zhǐ]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十手争指 [ hí hǒu zhē g zhǐ][十手争指]成语解释指人如
- 下一篇
巴尔干半岛属于南欧吗 为什么说丘吉尔在巴尔干半岛的行动,虽然失败了却变相拯救了英国!
为什么说丘吉尔在巴尔干半岛的行动,虽然失败了却变相拯救了英国 1914年,奥匈帝国的王储在萨拉热窝被的死可能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刺杀事件了。因为当时的欧洲处在一个微妙的局势之下,似乎每个国家都在之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