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西汉两司马提到的人物是 西汉两司马到底是那两位

火烧 2022-01-31 01:45:07 1085
西汉两司马到底是那两位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1、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 ,

西汉两司马到底是那两位  

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1、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 ,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2、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扩展资料

1、司马相如成就贡献——散文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

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

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司马迁。

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大约相当于《屈原贾生列传》的六倍。

这就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

2、司马迁主要成就——文史

文章西汉两司马提到的人物是 西汉两司马到底是那两位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相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