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日本人出上聯羞辱李鴻章,他回一神下聯,日本人誕生一恥辱稱號
日本人出上聯羞辱李鴻章,他回一神下聯,日本人誕生一恥辱稱號 提起晚清四大名臣,李鴻章是個不得不提的牛人,那時近半個世紀的國家大事中,都和李鴻章有關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對於組建湘軍建立功勛,且良好的為人和
日本人出上聯羞辱李鴻章,他回一神下聯,日本人誕生一恥辱稱號

提起晚清四大名臣,李鴻章是個不得不提的牛人,那時近半個世紀的國家大事中,都和李鴻章有關千絲萬縷的關係。
相對於組建湘軍建立功勛,且良好的為人和家訓而名垂青史的曾國藩,後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卻褒貶不一。
李鴻章的才華有目共睹,清廷對李鴻章當然是器重有加,從其佩戴的官帽就可見端倪。
清朝的朝服為了區別官員品級,將過去的朝冠改為了頂戴,喇叭形,無帽檐,外裹綾羅哦,上面鑲嵌著珍珠,頂戴的檐邊由動物皮製成,帽子後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做花翎,是官員品級和地位的象徵。
清朝皇帝對於佩戴翎羽都是要求非常嚴格的,花翎分為三種:一眼、二眼、三眼,「眼」的數量越多,地位也就越尊貴。
五品以上的大臣佩戴一眼花翎,清朝的各個被封為鎮國公和輔國公的親貴能佩戴二眼花翎,為國家立有重大貢獻的人才能佩戴三眼花翎。康熙時期,鄭成功勢力的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投降清朝,康熙破例賞賜了他翎羽。
而晚清的李鴻章卻也佩戴了三眼花翎。
清朝200多年的歷史裡,包括李鴻章在內也只有七個人獲得過三眼花翎,可以說這個榮耀是極為可貴的。就連乾隆最賞識的和珅也獲得過二眼花翎。可見李鴻章當時有多牛。
儘管「功成名就」,但因為有李鴻章代簽的那一系不平等條約,後人又都稱其為罪人。
其實,以當時的清廷執政者的軟弱無能和對外態度,可以知道李鴻章成為了清政府的「替罪羊」。
李鴻章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為此,他積極籌備組建了北洋水師,但戰敗後,所有的罪責都得由他一人扛。從下面這件軼事中就可以看出李鴻章的真實與無奈。
近代,因為鄰國日本的入侵,國人奮起發抗,最終打敗「日本鬼子」鬼子,把他們趕出了中國境內。
鬼子經常和日本人聯繫在一起,並成為「日本鬼子」。
其實,日本人最早的稱呼叫倭寇,當時的一代名將戚繼光抗倭的故事傳為佳話。在朝鮮歷史上也發生了震驚天下的壬辰倭亂,這裡的倭指日本人也是很好的證明。
為什麼,到了現代, 「日本鬼子」取代倭寇,成為日本人的專屬名詞呢?
其實,這個稱呼的由來,和晚清名臣李鴻章有關。
中國和日本近代最早最直接的交戰就是甲午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滅,一敗塗地。
而戰敗後,清廷只好主和動日本「議和」。於是,李鴻章奉命前往日本馬關簽訂條約,中日雙方簽訂完條約之後,還進行了現場記者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有個日本人寫了一副對聯來為難李鴻章,羞辱中華民族。
這個日本人出的上聯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上聯的意思不言而寓,指有馬有弓的日本人兵強馬壯,他們還有八個大王,個個能征善戰,中國在他們面前不堪一擊。
李鴻章是個才學淵博之人,他很快明白這幅對聯的寓意,戰敗簽下羞國條約本來令他氣憤,於是馬上回懟了這樣一個下聯:「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李鴻章的下聯不但罵日本人一直屬於倭人,並且說他們是人面獸心的鬼人。
結果記者發布會也不歡而散。但這件事卻很快流傳開來,而李鴻章罵日本人為鬼子也讓國人感到很解氣,後來國人都日本人為「日本鬼子」了,一直流傳下來。
很赞哦! (1050)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日本要李鸿章去谈判 李鸿章绝联斥骂日本“鬼子”
- 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 这个日本人跟李鸿章有同一个绰号,但成就却比李鸿章更大
- 李鸿章和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 1871年李鸿章与日本使团的激烈「交锋」始末
- 李鸿章日本 日本下關有條「李鴻章道」,是日本對大清的羞辱還是對歷史紀念?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囚犯即将问斩,官员出了个上联,其立刻对出,最后被无罪释放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苏轼出一上联:凰落禾下,飞去鸟便是秃!佛印的下联让苏轼很尴尬
- 女子好终土里埋 女子出上联:地中取土,加三点已成池,秀才下联受到女子青睐!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史上最具個性的對聯,上聯與下聯一模一樣,能讀懂的都是大才
- 客家对联横批下面贴什么 寡妇征婚出一个上联: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和尚的下联非常完美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千古绝对!上联:“前怕龙,后怕虎,一事无成”,下联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