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相当于现在 正七品官的知县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这是什么说法?
正七品官的知县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这是什么说法?
知县作为正七品官,实力权力很大,为何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按照明清两代的官制,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等,即从一品到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在明清两代,知县为一县之最高长官,品级为正七品。当然,偌大一个县,不可能只靠知县一个人来治理,在知县之下,还有县丞、主簿、驿丞等一些八品、九品一众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
知县的属官中,除了这些县丞、主簿、驿丞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那就是巡检。别看巡检这个职位品级只有九品,但是在县里面的地位却是特别,即便是知县这样的一县之长,也不会轻易得罪巡检。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无外乎两个。
第一,巡检带有军队和行政的双重性质。
以明朝为例,在各县会设立巡检司。巡检司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缉捕盗贼,维持治安,和我们现在的乡镇派出所类似。但是在主要职责之外,巡检司还担任着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国家军队在地方上的延伸,要负担起部分军队职责,诸如搜集情报,镇压流民起义。
换句话说,巡检司虽然属于县衙的下级机构,但同样带有军队性质。
每个巡检司下辖几十人至百余人不等,这些人不属于正规的官兵,都是从本地招募而来。如果非要说的话,巡检司招募的这些人,性质有点像现在的民兵。
举个例子,历史上最有名的巡检司,莫过于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设立的目的,就是忽必烈为了进攻日本做准备,在澎湖一带设立巡检司,用来作为通向台湾的翘板,并以台湾作为进攻桥头堡。由此可见,巡检司的军队性质还是挺明显的。
第二,巡检大多为本地豪强担任。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知县再怎么厉害,终究也不能由本地人担任,这是古代统治者为了避免地方失去控制的一种手段。但是巡检却不一样,他们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本地的豪强乡绅来担任,因为他们对本地熟悉有威望,用他们来管理当地治安最有效。

实际上,古代的中央集权王朝,对于地方的控制仅仅限于县这一级,再往下深入,就必须要靠地方上有名望之人,诸如乡绅。所以,像知县这样的地方官,想要把所管之县治理好,维持自己在县内的地位,就必须和当地的豪强和乡绅们搞好关系。甚至有人说,豪强和乡绅们才是当地真正的主人,至于县令对于来们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
而巡检司里面的巡检,一般都是本地豪强和乡绅,他们招募的兵,也都是本地之人,甚至可能是本地的地痞流氓。你们说知县敢去惹吗?
相关文章
- 七品相当于现在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 县令是九品还是七品 一個七品的知縣,手下卻有十幾個衙役,怎么管理縣里眾多人口呢?
- 七品相当于现在 七品知县离奇死亡,皇帝下旨彻查此事,并亲自为知县写下一首诗
- 从七品和正七品 同样是「 ”正七品官员”,知县和巡盐御史,谁的权力大
- 七品相当于现在 我国古代七品知县有权利判处死刑吗?
- 七品相当于现在 清朝宁阳有个周进士,自己是七品知县,却选出多名二三品朝廷大员
- 县令是九品还是七品 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中国古代社会,有没有权力判处死刑?
- 知府和知县哪个官大 古代的知县与县令哪个官职大?知县与县令有什么区别?
- 必须依宪保护人民拥护共产党
- 七品县令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清代此官职仅为七品,主要是跑腿打杂,但提拔很快前途不可限量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