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南北朝是什么朝代 中国南北朝时期历史
中国南北朝时期历史
1、南北朝分裂的原因:
政治原因-统治阶级的堕落腐化,及内部斗争激烈,民族矛盾激烈。
经济原因-民生凋敝,经济落魄。
外部原因-周边民族势力复杂,局势动荡。
汉末常年战乱,晋朝获得小一统,统治阶层迅速堕落腐化,陷入内讧,人口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复,人民不能安居乐业,对于一个农业国家而言,就没有发展经济的机会,无法对保卫政权的武装力量实现有效控制,加上周边动荡的民族矛盾的局势,封建中央无法对帝国实现有效统治,各割据武装力量为了求生存,相互倾轧,加上社会主体精神思想混乱,胜者为王,强者生存的动物界法则横行,短暂的统一土崩瓦解。
2、大分裂在政治上的某些层面对隋唐繁荣起到了探索和铺垫的作用
大分裂不经意的推动了民族大融合。
传统的中原民族的思想文化获得了新鲜血液。
豪强、士族、贵族集团的形成。
不同贵族集团为了生存在征伐的同时也相互合作,对统治思想统一有摸索和探索的意义。
贵族集团内部为了生存不但注重军事力量,也逐步重视经济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得到了融合推广。
汉隶到魏书的进步,草书的顶峰,田园诗文,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诗歌也广为发展。
花木兰、兰陵王、二王父子、谢氏家族等传奇故事、文化大家,也在乱世中生成,原始瓷器,马镫,造纸等技术开始发展。
南朝开始科举制度的萌芽。
3、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北朝胡族缺乏政治的经验,重用汉人世族,引起双方的文化采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
混合的过程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政治斗争或种族冲突,例如六镇民变、北齐的排汉运动。
而北周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文化以消除胡汉隔阂。
4、经由三国两晋朝期时儒学独尊的地位被破除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
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
[28]
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5、南北朝的文化差异主要是胡文化差异和汉文化差异,或者说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差异。
对于进入中原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来说,汉文化陌生而又眩目。
公元395年,北魏“破慕容宝于中山,获晋乐器,不知采用,皆委弃之”⑦。
北朝乐府名句“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折杨柳歌》)正道出了胡人对汉文化的陌生感。
然而,汉文化的茂郁终究为胡人所认识。
苻坚盛赞中原“山河之固”、推扬“中国以学养性”⑧的传统,皆流露出“慕诸夏之风”的意向。
正是由于体认到汉文化的优越,意识到胡汉之间存在着臣大的“文化差”,胡人统治者对于君临汉族地区存有一种卑怯的心理。
城市、宫殿、文字、书法、文学、种植、冶炼、医药、天文、历法,礼乐等等全方位的落后和习惯差异,对胡文化是一种颠覆性的冲击。
与胡人怯弱、自卑的“社会距离”感不同,汉人的“社会距离”感颇含优胜意识。

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口号便囊括了汉家民族观念与民族意识。
此种“社会距离”感在魏晋南北朝的汉人意识中颇为突出,其表现形式也颇为多样。
如晋宝东迁,中原冠带大规模渡江,“播流江表”。
这是浸染儒家文化的士人以避胡方式来坚守自己的文化信念。
由于种种原因留在北方,甚或入仕胡与胡人怯弱、自卑的“社会距离”感不同,汉人的“社会距离”感颇含优胜意识。
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口号便囊括了汉家民族观念与民族意识。
此种“社会距离”感在魏晋南北朝的汉人意识中颇为突出,其表现形式也颇为多样。
如晋宝东迁,中原冠带大规模渡江,“播流江表”。
这是浸染儒家文化的士人以避胡方式来坚守自己的文化信念。
由于种种原因留在北方,甚或入仕胡人政权的汉族士人则以或彰或昧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距离”意识人政权的汉族士人则以或彰或昧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社会距离”意识。
相关文章
- 东晋以后的朝代 东晋南北朝的历史长达300年,为何始终没有统一?
- 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 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在历史上是一起怎样的事件?
- 北齐南北朝是什么朝代 南北朝是怎么灭亡的 南北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北齐南北朝是什么朝代 北周南陈同时立国:南北朝的动荡进入了最后时期
- 北齐南北朝是什么朝代 隋朝怎么灭的南北朝,“南北朝”是怎么灭亡的?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南北朝(中国历史时期)详细资料大全
- 南北朝北魏皇帝列表 北魏vs南朝的最大惨败,影响南北朝走势的决定性一战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后 魏晋南北朝的故事 美男卫d真的是被看死的吗?
- 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 历史怪象:魏晋南北朝民间为什么流行一夫多妻
- 东晋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服饰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