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房地产由公允价值转为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投资性房地长采用成本计量模式的话,每个月会计提折旧,和固定资产差不多,每个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基本一致,不会有大的波动,除非收益当月有变动,比较稳定。
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不必计提折旧,采用的是月末公允价值体现在账面上,如果公允价值波动很大的话,每个月的变化都不一样,不稳定。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方法,成本核算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什么不同?
成本法下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因素,和固定资产一样计提折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不计提折旧,但是期末要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来确认损益,期末如果有减值迹象还要进行减值测试。
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不能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转到成本计量模式
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层一般具有虚增利润的动机,投资性放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说明该房地产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更能可靠反映其实际价值。
而若在此时由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只会存在于房地产市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而这种情况下该房地产还是存在公允价值的,反而会存在管理层利用计量模式的转变进行盈余管理的嫌疑。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成本计量模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吗?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比较稳定,不受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不容易调增或调减资产价值,降低了企业操纵利润的可能。而且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处理基本一致。对已出租的建筑物或工地使用权可以计提折旧或摊销,现行税法规定当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可在税前余额或部分抵扣,计算比较简单。不过,能及时客观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真实价值。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能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更加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的公允价值,风险较大,当然收益也大。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可以增加当期利润,萧条时,利润会大幅下降。同时,因为会计与税法处理存在差异。会计处理上,在年末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损益,不计提折旧或摊销;税法处理上,这部分损益是不列入计税的,更有利于侧重利润型公司。
12.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2. 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7年1月1日,该企业将一项固定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为1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75万元。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D. 75

当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成本模式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该选择哪种计量模式好?
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其公允价值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可能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可能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如果企业选择与税法规定不同的期限对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在各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调整时,还要调整由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金额与税法要求不一致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这些差异项目并不能使企业获得所得税收益,反而会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如果没有需要虚增资产的目的,还是按成本计量模式要减少工作量。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会计核算有哪些影响
由于在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因此,这对于我国房地产行业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投资性物业企业的账面净资产有重大影响。根据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占有的土地、在建项目等均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范畴。因此,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对单纯性质的房地产开发类公司影响很小。而对于投资性物业比重较大的公司则影响较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是反映市场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不仅会对企业净资产带来正面作用,同时,在面临不利市场环境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将会减少。这也是房地产企业需要考虑的。
第二,加大了相关企业的利润波动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相关公司每年净利润的影响取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变动程度,成本法下的折旧与摊销问题也由过去的显性转为隐性。这样,净利润就会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而产生波动,从而一改过去我国房地产市场利润较为稳定的特点。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公允价值引入后,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能够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向进行反映。如果采用公允计价,投资性房地产物业是体现为持续的升值,则计入当期损益后的当年净利润也将会得到持续的额外提升。这种由于增值带来的利润增加不同于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各种影响因素大大增加,重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产生作用,达到平衡,从而对企业利润带来一种不稳定。
第三,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平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账面价值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公允价值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对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会计核算对象来说,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然要优于其它计量方法。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企业的估值水平有可能因为新会计准则而发生变化,这种影响主要源于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从这个角度讲,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而可能会改变之前对企业的判断和预期,或者增强投资信心,导致对公司的估值发生变化。
2009年年报,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对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有说是25家的
公允价值模式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
你好,你的第二年的分录做法不正确:
正确的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 180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000
如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转公允价值模式
2011年12月31日,购入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按年计提折旧:
年折旧额=8000÷20=400(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
2014年1月1日,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变更日账面价值=8000-400×2=720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700【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00(400×2)
贷:投资性房地产 8000
盈余公积 150[(8700-720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0[(8700-72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