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近代文化名人 潍坊有哪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最好多一点

火烧 2021-12-09 07:06:48 1065
潍坊有哪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最好多一点 1、冯惟敏,明代散曲、戏曲作家。著有诗文集《冯海浮集》、《石门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4卷,以及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冯惟敏降生在其父冯裕直隶晋州的任

潍坊有哪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最好多一点  

1、冯惟敏,明代散曲、戏曲作家。

著有诗文集《冯海浮集》、《石门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4卷,以及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

冯惟敏降生在其父冯裕直隶晋州的任所,后,随父由晋州移南京,由南京迁甘肃平凉,由甘肃转贵州石阡,在其青少年时代足迹已漫游大半个中国。

冯裕为正德进士,深知读书甘苦,因此不论是冗杂的公务之余,还是在劳顿的旅途之中,都亲自把教冯惟敏弟兄的学业。

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潍坊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画家。

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3、王寿彭,字次篯,潍县西南关人,清末状元。

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

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

幼年在家乡读书,后应科举考试,在县、府试中名列案首。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中举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年仅二十七岁连捷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入“进士馆”学习法政。

4、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

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

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

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

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

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

5、公冶长(前519—前470),又称公冶氏,名苌,字子长、子芝。

汉族,春秋时齐国人(一为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

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惟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择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寿彭

中国近代文化名人 潍坊有哪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最好多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冶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