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过程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性总结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性总结
从古至今 ,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
《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
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
《旧唐书‧太宗本纪‧赞》曰:“昌、发启国,一门三圣。
文定高位,友于不令。
管、蔡既诛,成、康道正。
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史臣曰:“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
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
中外交构,人神不容。
用晦而明,殷忧启圣。
运属文皇,功成守正。
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
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
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胡戟、胡乐《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玄武门那场唐太宗一生中最艰危的苦斗,对他本人来说,绝不是可以夸耀后世的愉快记忆……李世民和他父亲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伤的心上摘脱干净!”

柏杨:“然而,中国人应该庆幸李世民先生夺嫡成功,李世民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治世的典范。”
相关文章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弑亲竟是这原因,李世民为何弑亲?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李世民是怎么把老爸拉下水的?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有着怎样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简介: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哪年?谁发起的?
- 李隆基皇后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李隆基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无奈之举?
- 玄武门之变参与者有哪些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从法理上来看是正当防卫
- 李渊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揭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好色看上弟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