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宗仁后人 副總統有職無權,為何李宗仁仍要競選,只因不想留在北平當俘虜

火烧 2022-05-07 19:06:05 1045
副總統有職無權,為何李宗仁仍要競選,只因不想留在北平當俘虜 1943年9月,桂系首領李宗仁率領第五戰區數十萬部隊抗擊日寇已經6個年頭,駕輕就熟、戰功赫赫,卻突然被蔣介石調任剛剛成立的漢中行營主任,名義

副總統有職無權,為何李宗仁仍要競選,只因不想留在北平當俘虜  

李宗仁后人 副總統有職無權,為何李宗仁仍要競選,只因不想留在北平當俘虜
1943年9月,桂系首領李宗仁率領第五戰區數十萬部隊抗擊日寇已經6個年頭,駕輕就熟、戰功赫赫,卻突然被蔣介石調任剛剛成立的漢中行營主任,名義上統轄第一、第五、第十三共3個戰區,權力看似擴大了3倍,但實際上能夠直接指揮的兵力,僅擔任行營警衛的1個營罷了。,因為,此時的第一戰區司令是胡宗南,老蔣的頭號天子門生;第五戰區接任司令的劉峙,更是唯老蔣之命是從;也就第十戰區司令還是桂系的李品仙擔任,能夠聽從指揮,卻與漢中又遠隔千里。抗戰勝利後不到1個月,李宗仁總算離開了漢中,調任北平行營主任,負責華北軍政事務。,從漢中的籠子換到了北平的籠子,可惜,這次調入不過是從這個籠子換到了另一個籠子,仍是有職無權的虛職。行政上,沒有人事權和財權,蔣介石任命的北平、天津市長,李宗仁都是等人家去拜會自己的時候才知道;軍事上,山西省主席閻錫山直接與蔣介石商量,將山西省划出了北平行營管轄範圍;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兼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麾下十餘萬部隊根本不知北平行營為何物;熱河省被劃歸杜聿明的東北保安司令部管轄。,其餘的河北、綏遠、察哈爾等省倒是歸北平行營負責,卻又被分為孫連仲第11戰區和傅作義第12戰區,小事戰區司令自己做主,大事直接向蔣介石彙報,處於中間的李宗仁連給衛隊批20條步槍都做不了主。1947年10月,李宗仁決定,競選副總統,離開北平南下。不過,李宗仁離開北平,並不是覬覦副總統的職權,並不是不想在擔任虛職,實際上副總統才是全國頭號虛職。李宗仁之所以急於離開,是因為他已洞察了解放戰爭的先機。,洞察先機,預知解放戰爭形勢,北平行營主任雖然有名無實,但下屬各單位報給南京的戰報還是照例要抄送一份的,東北、西北等地的真實情況還是能夠了解的,加上老搭檔白崇禧正在南京擔任國防部長,因此李宗仁可以多渠道的掌握全國形勢,不向大多數國統區民眾那樣兩眼一抹黑,只能聽憑《中央日報》那些造謠專家的擺布。尤其是北平地處華北、東北連接的要津,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高級將領要回南京,必定在北平休息或轉機;東北保安總司令杜聿明又在北平養病,因此,李宗仁對東北的戰局可謂了如指掌。,當時,全國戰局似乎仍是國民黨軍佔優勢,延安、臨沂、張家口等多座解放區城市均被攻佔,但佔據這些空城的背後,是上百萬國民黨軍被消滅,大批日械、美械裝備被解放軍繳獲補充。尤其是東北地區,1947年8月原參謀總長陳誠接任東北行轅主任,並代替病重的杜聿明指揮軍事行動。在外人看來,陳誠銳意改革,整頓軍紀、擴充軍備,使得東北的部隊迅速從36萬擴充到了55萬,看似要大有作為。,從陳誠改革東北軍事,意識到東北、華北堪憂,但在北平冷眼旁觀的李宗仁卻憂心忡忡,因為陳誠擴編的20餘萬部隊,其實是東北13個保安區地方武裝改編的暫編師,戰力孱弱;陳誠又將這些暫編師與精銳部隊中的主力師對調,如將新1軍新38師調出,搭配兩個暫編師組成新7軍,結果使得新1軍戰力大減,新7軍也難堪大用。同時,由於陳誠任人唯親,大肆打壓排斥異己,連四平保衛戰的功臣、第71軍軍長陳明仁都被撤職查辦,導致軍心散亂。,1948年10月10日,md在陝北佳縣神泉堡起草並發表了著名的《雙十宣言》,分析了當時的國內政治形勢,正式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在宣言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粉碎蔣介石的進攻之後,現已大舉反攻。……北線我軍已向中長、北寧兩路進擊。綜合國共兩方面的情報,李宗仁清楚地意識到:東北遲早要不保,「東北一旦失守,華北便首當其」,而自己手下既無能調之兵,又無能命之將,「萬一為共軍合圍於孤城之內,將何以自處?」,辭職未獲批准,只有競選副總統才能離開北平,他想急流勇退,但蔣介石又偏不讓他辭職。最後,李宗仁無奈地對政治秘書程思遠說:「我並不想擁有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虛名(指副總統),只是想藉此擺脫北平行轅主任這個職務。照我看來,東北和華北軍事是沒有什麼希望的,如不早走開,我不知道將來如何得了,不是準備做俘虜,還有什麼好的下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