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北革命历史人物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3个

火烧 2023-02-17 13:46:19 1058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3个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会办得热热闹闹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登上历史舞台,一面组织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一面回击保皇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3个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会办得热热闹闹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登上历史舞台,一面组织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一面回击保皇派对革命的攻击。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

原名文,号逸仙,因留居日本期间,曾化名中山樵,后来就以孙中山的名字通用于世界。

孙中山十二岁时,远赴檀香山,在资本家哥哥的资助下,进入当地教会学校读书。

后来,他转到香港学医。

读书期间,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

中法战争中国在谅山取得大捷,反与法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卖国条约,使他受到极大刺激,萌生了反清思想。

从此,他课余时间,在香港、澳门一带,努力宣传革命。

公元1894年秋,孙中山回到檀香山,宣传反清革命主张,联合二十多个华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兴中会章程抨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号召革命志士团结革命,振兴中华,挽救危局,并且在会员入会秘密誓词中,明确他们的奋斗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成立时,中日甲午战争打得正激烈。

日军攻占了北洋海军要塞旅顺和大连,北京天津受到震动,形势危急。

孙中山赶回香港,策划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公元1895年2月,孙中山、陆皓东等和香港进步社团辅仁文社合作,成立兴中会总部。

兴中会总部成员与檀香山兴中会有较大不同,会章和入会誓词都有一些修改。

更加着重揭露清王朝的腐败,将原来的“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意思更为准确。

接着,孙中山广泛联络广东各地会党、绿林人物和清军中的士兵,密谋起义。

经过半年的准备,孙中山决定于这年重阳节在广州起义,夺取省城作为革命据点。

但在起义前夕,机密被泄露,参加起义的部分人员被清军逮捕,陆皓东等志士英勇牺牲,起义失败。

两广总督悬赏缉拿孙中山。

同志们催促孙中山立即撤离广州,他却说:“大家都不怕死,我怎么能临阵先逃呢?”他冒着生命危险,疏散会员,销毁文件,把各种善后事务处理妥当。

十多天后,他才撤到香港,流亡海外,显示了革命领袖的风度。

这次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影响很大,不仅传遍全国,连外国报纸也开始宣传“支那革命党孙逸仙”。

从此,孙中山和兴中会的活动逐渐被大家重视。

清廷悬重赏捉拿孙中山,派出大批暗探跟踪他,又电令各驻外使馆寻找机会逮捕他。

孙中山被迫隐姓埋名,流亡在各国之间。

公元1896年,孙中山来到伦敦,住在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家。

但他的行踪又被清廷密探侦察到了。

他们与清朝驻英国使馆官员密谋,引诱孙中山误入清朝使馆,秘密将他绑架。

清朝驻英公使龚照屿租定轮船,准备把他装在一只大箱子里偷运回国内处死。

孙中山在囚禁中坚持斗争,他写了许多求救信,都没有传递出去。

直至第七天,才得到使馆英国清洁工人柯尔的帮助,将求救信送到康德黎手里。

经过康德黎的多方奔走,孙中山被捕的消息在伦敦各报相继刊出,英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强制清朝公使馆释放了已被关押十二天的孙中山。

获释后,孙中山用英文写成《伦敦被难记》,第二年春天在英国出版,再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他的名字,传遍了欧美各国。

此后,孙中山继续宣传革命的意志更加顽强,他有力地批驳了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的保皇谬论,也克服了革命党人内部的矛盾和不同意见,将民主革命一步一步引向前进。

1905年,孙中山重返日本,在东京会晤了另外几个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的领导人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讨论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问题。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作为革命纲领。

8月20日,举行了同盟会成立大会,公推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指日可待。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 革命导师列宁

“卡夫丁峡谷”是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一个典故。

相传在那里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希腊几十万大军就此覆灭。

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卡夫丁峡谷”比喻为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巨大障碍。

20世纪初,列宁却率领着落后的俄国,第一个勇敢地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架起了一座连接马克思主义和东方的桥梁。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

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

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波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

在萨马拉城,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

从此,揭开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宁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者。

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要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列宁很早就说过:“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898年3月初,当列宁还在流放地时,俄国的一批社会主义者就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

以列宁为首的流放者集会宣布加入社会民主工党。

当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分裂成两派时,列宁成为了其中较大的派别———布尔什维克的领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列宁提供了伟大的转机。

战争对俄国来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场大灾难,使人们对整个沙皇制度极为不满。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一时好像可以实行一种民主政体。

列宁得悉沙皇垮台后,立即返回了俄国。

归国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民主党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但并非大权在握;共产党虽然数目不多,但此时却是夺取政权的良机。

因此他号召布尔什维克立即组织推翻临时政府,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来取而代之。

在7月举行了一次起义,但未成功,列宁被迫转入地下。

1917年11月又举行了第二次起义,获得成功,列宁成为国家的新首脑。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又打败了外国武装力量对俄国革命的干涉,从而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变为现实。

在这样的国度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课题。

在列宁的主持下,苏维埃政权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

列宁坚信俄国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在他的领导下,拟定了纲领性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拟定了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机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产者,并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

列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他把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建设视为划时代的主要任务。

他强调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列宁经常提醒党的组织和干部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专家的作用,检查在使用和团结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列宁极端厌恶个人崇拜。

他认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

他坚信:“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

”列宁十分谦逊质朴,极端关心党的事业,模范地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一向反对突出他个人。

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绘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对人们为他祝寿。

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列宁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的领袖。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列宁的健康。

从1922年上半年起,他便身患重病,于1924年1月21日,与世长辞了。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 革命巨头罗伯斯庇尔

1791年9月30日,法兰西共和国制宪会议在举行最后一次会议。

众人正全神贯注地听一个人发表演说。

这人中等身材,苍白瘦削,有些虚弱。

一双深陷的眼睛,时而热情滚滚,喷射出太阳一般的光辉,时而又若有所思,显得镇定深沉。

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说:“我反对在宪法中规定国王有否决权。

如果大多数人的政治权利被剥夺,那么《人权宣言》中说的权力归人民就是虚伪和欺骗!是谁完成了我们的光荣的革命呢?难道是一些名人和富人吗?不!只有人民才想革命,只有人民才能完成革命。

”台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这位演讲的人就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最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政权的领袖罗伯斯庇尔。

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派执政后的法国国民公会,照例是下午开会,然而这一天的上午11时,就有许多代表来到会场。

他们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一些人还在相互交换着眼色。

中午12时,国民公会的议长宣布开会。

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比尔坐在会场正中的前排,认真地听着代表的发言。

突然,一个代表跳上讲台,声嘶力竭地喊叫着:“我要把黑幕揭开!”紧接着,好几个代表跳上台来:“打倒暴政者!”他们用恶毒的语言攻击罗伯斯庇尔。

“逮捕罗伯斯庇尔!”两个代表狂喊起来,会场内一片骚动。

不久,国民公会宣布逮捕罗伯斯庇尔。

东北革命历史人物 革命历史经典人物故事3个

两次性质相同的会议,反差如此之大,针对的却又是同一个人。

是什么原因,使得曾为法国大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罗伯斯庇尔,在他和其他革命者共同创建的法国最高革命机构———国民公会中被宣布逮捕?这还要从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说起。

罗伯斯庇尔1758年生于法国北部阿尔土瓦省的首府阿腊斯城。

他家好几代人都是律师。

6岁时母亲不幸去世,9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他从小由外祖父抚养成人。

从中学时代,他就酷爱阅读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进巴黎大学后,他亲自拜访卢梭,受到卢梭热情接待,两人倾心长谈,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大学毕业后,罗伯斯庇尔回到家乡当了8年的律师,并以斗争坚决、生活俭朴而著称。

1789年春,31岁的罗伯斯庇尔当选为三级会议代表,并出席了在凡尔赛召开的三级会议,从而登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

起初,这个外省青年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他在制宪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说,提出消灭等级特权,保障人权、出版和信仰自由,代表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很快流传开来。

在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乐部,以雅各宾俱乐部最为有名,因为其成员经常在圣雅各教堂开会,所以人们称他们雅各宾派。

罗伯斯庇尔是该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

他主张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1791年6月,国王路易十六企图逃亡国外勾结外国反动势力镇压法国革命,结果被群众抓获,罗伯斯庇尔主张严惩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被保守的君主立宪派拒绝。

但罗伯斯庇尔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说:“我已决定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为真理而作的斗争。

”这时,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联合发表宣言,宣称要派军队惩罚“罪犯”,恢复法国的“君主统治”。

外国的专制势力企图武力干涉革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国民公会中的保守派竟然无动于衷。

罗伯斯庇尔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发表演说,鼓励人民捍卫革命的成果,他说:“我们或者重新堕入以前的奴隶制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这句话成为传送一时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793年春天,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法军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

国内到处发生保王党叛乱,革命形势非常危急。

5月31日,巴黎警钟又一次敲响,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掌权的吉伦特派,把雅各宾派推上了领导岗位。

雅各宾派的首领罗伯斯庇尔,面对国内外的危急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很快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然而,成为执政党以后的雅各宾派,不久内部就分裂了。

三位杰出领袖中,丹东因为主张妥协和温和的政策,被罗伯斯比尔下令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所暗杀;惟一剩下的领袖就是罗伯斯庇尔。

他成了雅各宾专政的灵魂与实际领导人,但却日益感到了孤独。

面对1793年夏天法国的危急局面,罗伯斯庇尔提出,必须用宝剑“镇压共和国的敌人”。

他决定使用断然措施,实行革命恐怖。

在平定吉伦特派和王党分子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的同时,宣布全国总动员,号召男女老幼参加民族战争。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还先后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令,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

结果,国内叛乱迅速平定,外国侵略者被逐出国土。

但是马上,国民公会中的各种反罗伯斯庇尔派别逐渐联合起来,决定发动政变。

处于孤立境地的罗伯斯庇尔已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于是有了开头1794年7月27日的一幕,史称“热月政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