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肃慎靺鞨 悠久历史的回顾――肃慎与女真
悠久历史的回顾――肃慎与女真 清宫廷画满洲创始女神《佛库伦像》时,女真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大部。海西女真大部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讷)以北的松花江大屈折后的江南,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边的阿什河流

悠久历史的回顾――肃慎与女真
清宫廷画满洲创始女神《佛库伦像》时,女真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大部。海西女真大部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讷)以北的松花江大屈折后的江南,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边的阿什河流域。建州女真分布在长白山北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野人女真则遍居于从精奇里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整个黑龙江南北广大地域。明太祖很注意经营东北,洪武初年就设立了辽东都司;二十年(1387)6月大破元军于金山(吉林农安县附近)之后,更奠定了对松花江以北女真诸部的统治基础。明成祖一即位,便根据女真各部“相率来归”、“悉境来附”的情况,于永乐七年(1409)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进行管辖。在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祖孙三代之时,酋长们拿着政府颁发的“印信”,定期纳贡,并为政府保守疆界;中央有所征调,他们也是闻命即从,决不违期。就是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仍基本上是相安无事的,汉族人民和女真族人民间的贸易往来,不仅频繁,而且热闹、融洽。成化年间的进士李贡曾经描写过那时的贸易情况,诗中写道:> > 累累椎髻捆载多,拗辘车声急如传。> > 胡儿胡妇亦提携,异装异服徒惊。> > 夷货既入华货随,译使相通作行眩。> > 华得夷货更生殖,夷得华货即欢忭。> > 然而,随着明朝统治的渐趋腐朽,随着女真各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部间的掠杀、动乱多了起来。明初所设的建州卫,原在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的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地方一说原在朝鲜的会宁府,后“徙于开原路”,即乌苏里江东的双城子。。宣宗时,继任卫指挥的李满住,被野人所逼,从三姓迁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迁到婆猪江(佟家江),最后英宗时,移居到苏子河(今辽宁新宾)上游。建州左卫指挥猛哥帖木耳(的六世祖),宣宗时被“七姓野人”所杀,弟凡察、子童仓逃跑,童仓弟董山继掌左卫,因旧印“丢失”,明朝给了新印;但不久,凡察归来,手持旧印和侄儿争位,不可开交,明朝政府只好另铸右卫印给凡察,分左卫之地三土河(今吉林省辉南与柳河县境的三屯河)安置之。成化三年(1467)后,建州三卫都逐渐南迁到浑河、苏子河上游地区定居下来。> > 今辽宁省抚顺城郊东南20多里处,丘岗起伏、层峦叠障。过了南扎木,翻过玛尔墩岭,便是清澈透明的苏子河。苏子河畔,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北坡,背靠鸡鸣山,西贴烟囱山(呼兰哈达),东接连绵的丘岗,正北平地,数里之外是启运山。历史上有名的赫图阿拉城,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谷地之中。这谷地,方圆不过二三十里,然而,它却是建州女真逐渐强盛,最终开创了有清一代276年天下的基地!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