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居而天下息的安居的意思 【安居三时】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安居三时】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种安居、安居有三种, 子题: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 、二种安居、安居二种,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一﹑结之分齐)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去,至五月十五日
【安居三时】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种安居、安居有三种, 子题: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 、二种安居、安居二种,行事钞‧安居策修篇:「(一﹑结之分齐)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故律中有三种安居,谓前中后也。(二﹑住之不同)前安居者,住前三月;后安居者,住后三月。虽不云中三月,然文中具明前后日数,中间不辨,于理自明。」资持记释云:「初引文示。即安居犍度。彼云:佛言,有二种安居,有前安居,有后安居。住前三月,四月十六坐也;住后三月,五月十六结也。虽下,义决,初句点文缺。然下,显义具。文指二日为前后,则义必含中,故云于理自明。」(事钞记卷一二‧八‧一五),羯磨疏‧诸众安居篇:「有三安居者,增三,具明前、中、后也。据时定分,初、后,一日;中间安居,二十九日。就犍度中,但明前后各住三月,则无中也。故舍利弗欲于佛所安居,十七日至,制后安居。据相以言,但前一日,余三十日为后安居。莫不望初俱名后故。则缺中也。」(业疏记卷二○‧一四‧一四)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