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和亲王弘昼 顺治去世前,本想传位于安亲王,而一个外国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主意

火烧 2023-01-31 01:09:21 1055
顺治去世前,本想传位于安亲王,而一个外国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主意 清朝入关前一年,皇太极去世,由于死的太突然,没有来得及留下皇位继承人的遗诏。在孝庄的努力下,手握大权的多尔衮辅佐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

顺治去世前,本想传位于安亲王,而一个外国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主意  

清朝入关前一年,皇太极去世,由于死的太突然,没有来得及留下皇位继承人的遗诏。在孝庄的努力下,手握大权的多尔衮辅佐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之后的顺治皇帝。由于顺治年幼,多尔衮就成了摄政王,与孝庄一起辅佐皇帝,并于次年率领清军入关。

顺治七年,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十四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之后,为了进行较好地统治,顺治开始提高汉官权力、重用汉官, 并决心改变“各衙门奏事,但有满臣未见汉臣”的不公平现象。另外,在政治上积极推行宽松和招抚政策以缓和矛盾,反对军事镇压的做法,他曾这么说过:“真贼未必剿杀,良民先受荼毒,朕甚痛之。”

本想有一番作为的顺治,却在24岁时被诊断出天花,此事震惊朝野。因满族一直生活在关外,对中原之地的天花病毒几乎没有免疫力,一旦得上天花,就等于被判处死刑,纵然是华佗在世,也难能挽救顺治的性命。加上董鄂妃之死,对顺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犹如雪上加霜。

自从顺治病重后,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因为此时并没有确定之后皇位的继承人。作为顺治的生母孝庄,在朝中极为威望,也是一位手腕相当犀利的女政治家。孝庄认为,当时顺治已经有八个儿子,虽然最大的不过九岁,但也可以在大臣的辅佐下登基称帝。而顺治帝认为,自己当年就是6岁继位,一直活在摄政王多尔衮的阴影下,他不想让儿子跟他一样,就准备把皇位传给安亲王岳乐,母子之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安亲王岳乐,此时只有36岁,正处于壮年时期,而且他能力突出,为人相当低调,满朝文武中的口碑也比较好。而孝庄极力反对顺治的想法,认为把皇位传给旁系宗亲所带来的危害,远比幼主临政要大的多。眼看顺治帝快不行了,母子二人仍旧没有就继承人的问题达成统一的意见。于是乎,经验丰富的孝庄想到了一个人,并火速将其赵到宫中,此人就是汤若望。

汤若望,是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天主教的传教士,他从明朝末年就开始在中国生活,对汉族文化及体制的了解,远超那些清朝的皇室成员。顺治在位期间,汤若望的地位迅速提高,十年三月赐名“通玄教师”,十二年授为通政使,十五年诰封光禄大夫,秩为正一品。因汤若望与孝庄太后的关系很好,且孝庄称他为“义父”,顺治就尊他为“玛法”,也就是爷爷的意思。纵观当时满朝文武,能够获得皇帝及太后如此尊敬的,也只有汤若望一人。

奄奄一息的顺治帝,看到了自己极为尊敬的汤若望,就向他征求皇位继承人的意见。汤若望没有任何迟疑,就表示希望皇帝把皇位传给三皇子玄烨,因为玄烨不仅聪明,而且早年得过天花,已经产生了抗体,之后就不会被天花病毒所威胁。就这样,顺治帝改变了注意,并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道遗诏,立三皇子玄烨为太子,也就是之后的康熙皇帝。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新知”,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和亲王弘昼 顺治去世前,本想传位于安亲王,而一个外国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主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