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保标准化的里程碑!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全部完成

火烧 2021-04-17 20:12:42 1054
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近日,该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医保发〔2019〕55号),至此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全部完成。这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医保标准化的新引擎,也是医保标准化的里程碑,为后

  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近日,该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医保发〔2019〕55号),至此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全部完成。这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医保标准化的新引擎,也是医保标准化的里程碑,为后续的诸多医保重大改革奠定基础。

  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建设“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平台,对提升我国医疗保障治理能力至关重要。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是建立全国统一医保信息系统的基础和突破口。然而,我国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各地医保工作中普遍存在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问题,无法开展有效的大数据分析应用,难以适应新时代医疗保障治理工作的要求。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成立网信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2019年6月,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4项编码标准数据库和动态维护平台率先上线。各省医保部门、相关药品和医用耗材企业都积极参与了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工作。截至2019年9月底,药品企业已线上维护产品信息120459条;医用耗材企业已维护注册证信息17298条,规格型号2000万条,其中已在各地使用的产品有1198万条。

  2019年9月26日,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医保护士、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师、医保系统单位、医保系统工作人员、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医保按病种结算病种、医保日间手术病种等11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这11项编码标准各具特色:医保结算清单:结算信息一单集成,数据传输标准统一,服务医保结算,助力DRG改革,提高医保管理效率;医保两定机构及人员代码:编码唯一易识别,惠民服务全过程;医保系统单位及工作人员代码:机构人员全覆盖,服务百姓惠民生;医保病种代码:编码全兼容,结算更便捷。

  制定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只是医保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开始。据了解,国家医疗保障局下一步将组织部分地区开展信息业务编码的应用测试工作,通过测试地区的先行先用和深度参与,验证相关信息业务编码和数据库在日常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兼容性和适用性,以便进一步完善编码数据库,优化动态维护流程,为全国普及推广积累经验,推动形成全国医保信息业务“通用语言”。

  预计到2020年,将逐步实现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实现全国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全面发挥标准化在医保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