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知府和知州 知府拜见高官,跪了半天不见动静,得知真相的他用铁水浇铸自己
知府拜见高官,跪了半天不见动静,得知真相的他用铁水浇铸自己 明朝宣德年间,吉水文峰镇七里村出了个大官叫熊概,任大理寺卿,他处事果断,执法严明,深得皇上宠爱和百姓拥戴。 一日,熊概为调查一大臣贪赃枉法案

知府拜见高官,跪了半天不见动静,得知真相的他用铁水浇铸自己
明朝宣德年间,吉水文峰镇七里村出了个大官叫熊概,任大理寺卿,他处事果断,执法严明,深得皇上宠爱和百姓拥戴。 一日,熊概为调查一大臣贪赃枉法案,路过七里村,因连日奔波劳累就回家睡了一觉。不想此事被吉安知府汪某知道了。汪某一来自己屁股不干净,怕乡人向熊概告状,对自己不利;二来吉水归吉安府管辖,自己管辖地段出了个京城大官,也想攀这份乡情,拍拍马屁。因此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吉水参拜熊概。 乡人得知汪某来参拜熊概,一个个气不打一处来—汪某平日作威作福,鱼肉乡民,此时不借机会出口气,更待何时?于是,他们没有惊醒酣睡中的熊概,只将他的一双官靴放在官轿上,抬到了渡口。 汪某见轿前露出一双官靴,以为是熊概亲自来迎接他,忙口称颂词倒地便拜。拜了半天,却不见轿里有半点动静。此时正是三伏天,又值中午时分,汪某直晒得汗流浃背,头晕目眩,却不敢站起来。 汪某足足跪了一个多时辰,熊概才睡醒,找官靴穿。家人笑着将实情告诉了他。熊概一听,觉得此事太过荒唐,急忙起身,光着脚来到渡口接汪某回府。 汪某受了这次「 ”拜靴”之辱,愤然辞官,浪迹江湖,遍访名师,学风水地理之术,想以此报复吉水百姓。 数年后,学道有成的汪某来到七里湾熊家村察看风水龙脉,算出是文峰山给吉水带来好风水—文峰山坐落在吉水县城东南方,山峰形如笔尖直指蓝天,山顶上生长着一种小竹子,小竹子年年长出新竹笋,据说每长一根新竹笋,吉水就有一人中举。 这不正是报复的好机会吗?汪某先是骗人砍竹子,以为砍光了竹子,吉水的好风水就毁了。 谁知砍去老竹子,新竹笋反而越发越多。于是他又骗人去挖竹根,但竹根是挖不尽的,只要有一点点根须留在那里,来年就会长出一片竹林。 汪某无奈,最后亲自出马,在文峰山顶上架起熔铁炉,运来生铁,要「 ”铁铸”文峰山,封死那些竹子。但浇上去的铁水就像泼入了沙子。眼看就剩下最后一炉铁水,汪某气急败坏,他歇斯底里地冲向山顶,大声地对匠人喝道:「 ”往我身上浇铁水!” 匠人不知所措,只好将一炉铁水泼向汪某。汪某被铁水烫死了,但文峰山上的竹子并没完全被铁水封住。几年后,山顶上又长出了一丛郁郁葱葱的竹子。 到了清朝,吉水的文风的确不尽如人意,但并不是因为汪某破坏了吉水的风水,而是因为曾国藩一改宋、明两朝由江西吉水官道南下广东,变为经他老家湖南新开官道南下广东,使得吉水从此闭塞落后。 汪某若泉下有知,估计该死不瞑目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林 辉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很赞哦! (1029)
相关文章
- 知府是几品 知府夫人失玉镯
- 清朝直隶总督是几品 用現代經濟學,給清朝知府算算账
- 巡抚是几品 乾隆年间广州知府生活豪奢:每月演戏设宴多次
- 知府是什么官 挽五兄知府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知府是几品 传奇故事:知府之死
- 唐伯虎百忍歌 唐伯虎为了十两银子,给知府的厕所写一对联,堪称千古绝对!
- 两厢情愿意思 知府出一上联:东和尚,西尼姑,两厢情愿,糊糊涂涂!秀才的下联太经典
- 两厢情愿却不能在一起 知府出上联:东和尚,西尼姑,两厢情愿,糊糊涂涂!秀才的下联太经典
- 知府相当于 南柯子·将出行,陆丈知府置酒,出姬侍,酒半索词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成思危:7省10市地方债务超过财政收入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