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菜一汤还是四菜一汤 古代最原始的「 ”四菜一汤”到底是哪四菜一汤,看朱元璋怎么说
古代最原始的「 ”四菜一汤”到底是哪四菜一汤,看朱元璋怎么说 「 ”四菜一汤”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你可知道这是谁发明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节俭朴素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
古代最原始的「 ”四菜一汤”到底是哪四菜一汤,看朱元璋怎么说

「 ”四菜一汤”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你可知道这是谁发明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节俭朴素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朱元璋,洪武之治的主人公,创立了延续近三百年的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的大明帝国。 明朝开创初年,百废俱兴。朱元璋吸取前人的教训,深知战争过后百姓的生活疾苦,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节俭之风的热潮。 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其他方面,朱元璋都对此做了相关的规定,而「 ”四菜一汤”就是他与马皇后商量对付那些有奢靡风气的官员而发明的宴请规格。 一、「 ”四菜一汤”在奢侈的官僚生活中的诞生 明朝初年,很多地方官僚不问民生疾苦,贪污腐败,用公款吃喝玩乐,丝毫没有节约的意识,颇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朱元璋知道打江山的不容易,守江山更是不容易。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毁在铺张浪费的贪官污吏手里。 因此他与马皇后相商在皇后生日宴上,给官员们准备朴素的「 ”四菜一汤”,并且每道菜都附有描述和自己的感慨,然后带头吃,这样的话即便都是素菜,也没有官员不吃的,如果不吃,朱元璋就会问他是不是不合胃口,这样就会暴露自己平时大鱼大肉吃惯了,一些清淡素菜吃不下去。 席间,朱元璋问自己的侄子朱涛为皇后准备了什么礼物,然后朱涛说了翠珠、金佛和玉镯,本以为会得到皇帝的赞赏,没想到朱元璋却把他抓了起来,说你的年俸怎么能买这么贵的礼品,于是惩治官吏的贪污腐败便从这里开始了。 朱元璋命令以后大臣必须勤俭节约,即便是宴请,以后的规格也不能超过这个「 ”四菜一汤”,如果有违背的,一定严惩不贷。 二、清淡质朴的「 ”四菜一汤” 朱元璋首创的「 ”四菜一汤”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四个菜一个汤。 第一道菜清炒萝卜。朱元璋形容它「 ”是药补的好材料,萝卜一上市,人们吃萝卜不会生病了,药铺都闲的关门了。” 第二道菜是清炒韭菜,朱元璋说韭菜四季常青就象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样寓意的菜怎能不吃呢? 第三道菜是完完全全的炒青菜,青菜青菜象征为官清廉,这可是深深的打脸在座的贪官污吏呀!让官员吃的心里发毛,心神不定的,只能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一道菜是再家常不过的葱花豆腐,配上一碗极其普遍的清汤。有句谚语不是说:「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朱元璋真是从头到尾都在强调清廉啊。这就是最初的「 ”四菜一汤”的内容。 后来经过流传和演变,又有所改变,比如后人把四菜一汤一顿饭上了好几轮,只要一直保留桌上四菜一汤即可;还有的只是把「 ”四菜一汤”当成主菜,那种前菜摆碟不算入内;更有过分的就是把「 ”四菜”的青菜换成山珍海味,鸡鱼肉蛋,仍然改不了奢靡的风气。 三、「 ”四菜一汤”是朱元璋的治国的顺风车 「 ”四菜一汤”只是朱元璋的治国的开始,朱元璋小的时候忍受饥饿,知道黎民百姓的生活苦楚,也知道粮食的珍贵。 因此他在开国之初,仍然继续微服私访,到各地民间生活中体察民情,当他知道自己国家的臣子们喝酒作乐,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时候,非常生气,便决定彻底来一场官僚奢侈生活的肃清。 于是以「 ”四菜一汤”为开始,延伸到住房,出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禁止民间种植造酒的粮食,后来直接禁止造酒了。 他和马皇后以身作则,命令自己的膳食都是「 ”常供”就行了,就是吃的都是家常菜肴,然后早晚进膳必有豆腐。 另外,朱元璋对一些饮食的器皿大小规格和质量还做了规定。住房上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官员不能在宅子的前后左右多占地,也不能修池塘。 百姓的房子不能超过三间五架,不可用彩色装饰。出行方面对轿子的规格以及装饰也是有规定的。相传,一个四品官员乘坐的轿子太过奢华,正巧又被朱元璋的锦衣卫给抓住,朱元璋立刻处死了超标用轿的官员。 他总是用「 ”勤俭兴邦,奢侈亡国”来教育官员。可以说,朱元璋以「 ”四菜一汤”为圆心,让节俭的理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 ”四菜一汤”的节俭理念给明朝带来的福利 古人有句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样清淡的生活确实可以修身养性,经常吃一些大鱼大肉这种油腻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也不好,不符合养生之道。 像这些萝卜、韭菜、豆腐都含有很多维生素,可以增强人身体的抵抗力,尤其是豆腐,可谓是补品中的王中王,蛋白质丰富,钙含量也非常多,基本上满足了人一天的钙需求量,所以即便不吃荤菜,也可以补充这些物质。 经常吃清淡的食物,还不容易上火,这样官员很少生病,不会耽误上朝奏事,而且又能养身,还能长寿。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福利就是节俭风气的盛行,人们减少了铺张浪费,可以为前线的军士节约很多粮食,而且官员之间有了统一的宴请规格,也少有攀比之风,「 ”惟俭以德,惟侈荡心。” 节俭观念深入人心还能让官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以便齐心为国家效力,这样的朴素节约的生活,既为国家节约了粮食,还能开仓振粮,造福百姓,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让百姓更加了解政治的开明,笼络人心。以身作则,清风正气,这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马皇后甚至亲自「 ”主馈”,亲身力行节俭之风,连自己的生辰都办的普普通通,这样质朴又节俭的生活真当为国库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这样在遇到饥荒或者战乱就不用担心国库空虚了。 五、变了味的「 ”四菜一汤”,变了味的明朝 虽然朱元璋时期节俭之风很是盛行,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使有些官员不改奢侈的生活习惯,但也只能偷偷的吃些山珍海味。 让人比较失望的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以前的奢侈生活又出现了,而且朱元璋规定的「 ”四菜一汤”也不再是全部炒青菜和清淡的豆腐汤了。 人们也有还沿用这个宴请规格的,但是「 ”四菜”成为主菜,四个菜都是荤腥这些山珍海味,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很多小菜,前菜和配菜,汤的内容也换了,什么野味汤,都是很稀有的动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居正,吃一顿饭能换好几次衣服不说,他出行用的轿子——如意斋。 需要三十二个人才能抬的起来,轿子大到有五十平方米,跟房子差不多了。妻妾成群,就连戚继光都送他海狗肾这样的食品给他补身体。 真是「 ”饱暖思淫欲”,奢侈至极,所以最后因为补的太多,死在了吃药上,也是自掘坟墓的结果。 君子有言:「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国家,有个充满浩然正气的国才有百姓幸福美满的家。 所以为政应清廉,反对奢侈淫逸的落后低俗的行为。勤俭持家,以浪费享乐为耻辱,以勤劳节俭为榜样,这样才能维持家中的生活,而不是整日吃喝玩乐,追求一时的快感,这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行为。 朱元璋自身作则,倡导节俭勤政之风,确实实现了「 ”四菜一汤”中第二道菜的长治久安定人心。 财富是积累出来的,懂得开源节流,懂得生产财富的同时又能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样才是致富之精髓。明朝的「 ”四菜一汤”虽然延续到后面变了味,但是朱元璋的勤政节俭的治国理念却一直影响着后世。 一个朝代整天沉迷吃喝玩乐中,或者骄奢淫逸的日子,等于在慢性自杀,终有一天会自取灭亡。只有坚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改正社会的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的不良风气,及时肃清这些社会上的蛀虫,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应该及时肃清社会和官僚之间不良的风气,及时消除这些危害国家的享乐主义的隐患,将这些不正的奢靡之风扼杀在摇篮里,才能还每个朝代的长久发展。 要知道从俭到侈容易,从侈过渡到俭就非常困难。而朱元璋变了味的「 ”四菜一汤”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四菜一汤”的来历》 2:《明朝文化》 3:《朱元璋传》 4:《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