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窦娥是历史上最冤的一位妇女 历史上那个将军死的最冤

火烧 2021-04-25 20:15:55 1053
历史上那个将军死的最冤 袁崇焕死时被自己所保护的国家用最残酷的死刑处死,民众更是分其肉喝其血,而为他平反的是他的敌人的后代.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

历史上那个将军死的最冤  

袁崇焕死时被自己所保护的国家用最残酷的死刑处死,民众更是分其肉喝其血,而为他平反的是他的敌人的后代.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发生“己巳之变”,皇太极率十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开忠于明朝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防区。

十月戊寅日(12月11日)突破长城喜峰口,攻陷遵化,京师震动而戒严,同时诏令各路兵马勤王。

正在山海关附近的袁崇焕部,于十一月辛卯日(12月24日)在后金部队抵达之前两天赶到蓟州,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

皇帝给予袁崇焕组织各支勤王军的权力以方便行事。

袁崇焕将赶到的各路军队部署到其他防线,率关宁军坐守蓟州,并向皇帝承诺“必不令敌越蓟西”。

但皇太极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天险蓟门关,兵逼北京。

但是袁崇焕在发现被后金军越过防线后并未对后金军进行追袭,而是经另一条道路赶到北京。

六天后,于十一月丁酉日(12月30日)晚袁崇焕抵达北京广渠门外,此时后金部队已经到达北京城外4天。

到达后袁崇焕的防区为广渠门外。

袁崇焕如此之举,引起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贵的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敌骑劫掠焚烧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民舍被敌骑蹂躏殆尽。

在广渠门防区,袁崇焕率领的关宁军多次要求入城休整,均未获得允许(勤王援军不入城城下作战是明朝规定),在面对莽古尔泰护军及2000蒙古军的攻击下,占装备及人数优势的关宁军一败再败,阵型被击穿。

而后被后金主力击败的满桂部在向关宁军防线靠拢时被关宁军弓箭部队攻击,满桂中箭,发现箭支上有袁崇焕部标识,于是告至御前,皇帝在对战争部署的重重疑虑中召见袁崇焕,要求解释,袁崇焕无言以对。

于是宣布予以收押待审。

而此消息传出,关宁军当即弃守防线,开始返回驻地山海关。

磔刑处死

崇祯帝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

不明真相的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

顷间肉已沽清。

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

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

世传皇太极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

崇祯皇帝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

但是一些学者则倾向于相信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并非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得逞。

由于袁崇焕是囚禁半年后才被处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时激愤误杀。

事实上,擅杀毛文龙一事,就足以使崇祯皇帝决心杀之。

历史上,太监被执纵发生在袁崇焕被下狱之后,“十二月甲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次日各给书二封 一令春向德胜门投递 一令王成德向安定门投递 内言南朝万历时节屡次着王喇嘛讲和”(《崇祯长编》,第一千六百一十一页至一千六百一十二页二十九卷),而袁崇焕下狱于同月辛亥朔。

反间计的说法流传于清乾隆帝为袁崇焕翻案之后。

窦娥是历史上最冤的一位妇女 历史上那个将军死的最冤

翻案经过

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翻案。

《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近代则有著名保皇党人康有为、梁启超在清朝末年,为了对抗反清的革命党人宣传汉族主义,修建了袁崇焕祠堂,并找来一个叫佘淇的人守祠堂。

康有为考证出佘淇是袁崇焕身边一个叫佘义士的人的十二代传人,并一直为袁崇焕守墓。

梁启超则写了《袁督师传》,给了袁崇焕非常高的评价,同时认为明朝皇帝杀害袁崇焕,所以才会亡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