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不是中原王朝 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世界好像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王朝,元朝也只
世界不承认元朝是中国,世界好像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王朝,元朝也只
世界好像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王朝,元朝也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也不承认,成吉思汗是中国人。那元朝到底
不能算是正史 蒙元是中国的亡国史 蒙元时期的中国也是从封建社会倒退到奴隶制社会 汉人沦为奴隶 蒙古人家里让人家玩三天 才能领回去 所以那时候汉人有摔头胎的习惯 保持血统纯正 还有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 蒙古国建国八百年的时候 我方前去观礼 有位中国官员说了句 成吉思汗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结果惹得人家不高兴
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这一个国家认为元朝是中国自己的一个朝代?
元朝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很多国家史学家所认同的。《宋史》是元朝官方修的,《元史》是明朝官方修的,如果元朝人不承认宋朝是本国的一部分,就不会修《宋史》,如果明朝人不承认元朝是本国的一部分,就不会修《元史》。蒙古帝国的其他汗国不属于中国,只有蒙古元朝属于中国,因为历史不是简单的传承,元朝被作为中国的一个朝代的原因不仅仅是其在中国土地上建国,更是因为其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并且将中华文明传承了下去
为什么国外史学界认为元朝不属于中国史?
反对认为蒙元历史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的理由:
1,南宋国和蒙古国历经数十年战争后战败亡国; 2,文化上的差异和对汉民族的民族压迫政策; 3,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指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国家,管辖统治范围在长城以南地区,即汉地十八省。 如果认为蒙元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就蒙宋战争的性质而言属于中国内战,何来的民族英雄文天详等? 再举个例子,假如二战中国战败,在数百年后后人写历史的时候把日本历史也说成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并歌颂天皇如何英明伟大,又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东亚东荣圈等等!到那时,我想我们这些当代人若是在地下有知会死不冥目的,会被气得从棺材板里跳出来狠狠给后人一个大大的耳瓜子:简直胡说八道!外国人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历史,难道是有险恶用心?
外国人不愿意承认元朝是中国的历史。主要的原因还在内外蒙古上,苏联一直想要控制外蒙古,煽动民族仇恨是最靠谱的手段。在高加索地区先把民族矛盾激化,让这些地区独立,最后把独立的地区吞并掉,这些手段屡试不爽。
如果西方人承认元朝是中国的朝代,也就间接的承认了外蒙古也是中国的领土。这个就不符合西方人的利益了,因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散布不怀好意的言论,煽动民族仇恨,这些人的险恶用心真的是很可怕。

元朝当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的话,作为官方史书的二十四史为什么没有删除元朝史呢?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外族政权,但绝对不是殖民统治。
殖民统治是指一个能力很强的国家,通过武力征服取得另外一个地区的控制权,作为殖民地。殖民主义国家通常会控制该地区的人,资源,语言和交易市场。同样殖民主义国家也会加强自身的社会文化于被殖民的民族身上。
殖民主义意味着一个比较强的国家直接干预一个比较小的国家。比较典型的就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欧对于非洲,南美和澳洲的殖民。这些殖民领地想要重新获得独立,不得不沿用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已经被同化了。比如说英语的非洲人,印度人,说西班牙语的南美人,菲律宾人。
但是元朝的统治可不是这样的,到了今天我们除了蒙古同胞谁还会说蒙古语,除了满族同胞以外,大家也不会说满语了。
外国人为什么不承认夏朝和元朝?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由大禹建立的夏朝,历史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但是,西方历史学家却不承认中国曾经有过夏朝,认为这个朝代是后人杜撰的。那么西方人为什么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其实西方人的质疑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首先,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现任何夏朝遗址和相关文物,无法直接证明夏朝的存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专家在洛阳一带找到了一个古代都城遗址,即“二里头文化”遗址,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都城遗址,其规模可以成为东亚地区的核心。根据测年结果,二里头遗址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相当于现有史书记载的夏朝中后期,其地点也与史书记载接近。但是考古专家并未从中找到直接证明夏朝存在的器物,更没找到任何与夏朝有关的文字。而且,这个遗址距离另一个商朝遗址—洛阳偃师商城只有几公里,说不定是商朝遗址。
其次,商朝人似乎并不知道夏朝的存在。既然夏朝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打败夏朝的商朝是否可以佐证夏朝的存在呢?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商朝的卜辞涉及面广,几乎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之为商朝的“百科全书”。但遗憾的是,从出土的10万片甲骨文中,根本没有任何关于夏朝的记载。商汤灭夏桀,可以说是商朝的立国之本,即使如此重大的事件,商朝人也并未纪录。商朝关于商汤的纪录多达数百条,却丝毫没有提及这一丰功伟绩。
第三,关于夏朝的纪录,最早出现在夏朝灭亡了1000年以后,使得可信度大大降低。中国最早纪录夏朝存在的文献《尚书》,但经考证《尚书》关于夏朝的文章其实是东周时期伪造的,而当时夏朝已经灭亡近一千年了。而与夏朝最接近的文物是西周时期遂公盨,上面记录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但并未提及夏朝。
第四,夏朝的存在很可能是周朝人为证明政权的合法性杜撰出来的。商朝时期,“君命天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周朝推翻商朝缺乏合法性,周武王灭商不到2年就去世了,更加增加了周民的恐慌,甚至引发商朝遗民的反扑。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周朝将自己认定为夏朝的后裔,夺取商朝政权只是拿回祖先的遗产,所以是合法的。所以,自周朝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夏朝的文献,将夏朝描绘的文明灿烂。只是这个谎言太成功,甚至连周人自己都信了,再经过司马迁的加工润色,就成了夏朝存在的证据。
夏朝存在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会说夏朝是存在的。但是若想要外国人闭嘴,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蒙古人也是中国人,那为什么好多人不承认元朝是中国
"如果他们承认了,那么也就间接地承认了,蒙古以前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在蒋介石让外蒙古独立出去以后,外蒙古就已经不承认,他们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另外对于蒙古人来说:一个属于蒙古族人的国家,是全世界所有蒙古人的骄傲。"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答应就蒙古地位问题和苏联和谈,从未实际承认蒙古的独立。当时的苏联对中国的政策与在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相同,煽动民族分裂,独立后再吞并,对新疆就是这样,好好去找找“三区革命”的资料,看看他的实质是什么?流毒到现在越演越烈。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得到苏联的支援,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外蒙古一独立,苏联马上就吞并了唐努乌梁海地区,相当于5个台湾这么大的地方。
元朝是中国的历史,虽然这个朝代是建立在民族压迫下的,时间也很短,但是这个朝代对中国的版图贡献很大。汉唐时中国对西藏和蒙古以及新疆东部是没有主权的,只有朝贡关系,元朝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中国的版图(以前的吐蕃和中原是平等的,实力超过以往北方任何一个游牧帝国),到清朝消灭准葛尔帝国后对新疆蒙古西藏建立了有效的统治。再说否认元朝就否认辽朝、金朝的存在,那不是把整个中原地区都否定是中国领土了? 蒙古人不是中国人,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是中国人,这个概念也不能搞错。外蒙古是一个敌视中国的独立国家,在蒙古国境内警察欺负中国人,新纳粹袭击中国人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什么国外有些学者不承认元朝为中国的一个朝代?
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会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集会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国家由世界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的统治是掠夺性的殖民地式统治,只有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由以上的历史可以看到 1、所谓“元”和广义上的“大蒙古国”不是一个概念 忽必烈的“元”只能算四大汗国之一 而征服欧洲人的蒙古铁骑并不是忽必烈的手下 2、历史上由于忽必烈自己的不要脸、以及我中华大一统的思想,喜欢把明明不是自己的地方说成是宾服的四夷 所以,我的看法是,大蒙古国跟我们中华没有关系 但是忽必烈的元朝绝对是中国的政权 理由很简单 他占有中国国土 最重要的是,他把帝国首都建立在了大都“北京” 外国恶毒一些学者如果说大蒙古国和中国没有直接联系,我同意 如果说元朝不是中国的朝代,那么历史学以外的东西就未免太多了窝阔台时,1230年至1234年,蒙古灭金。窝阔台之后,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时,蒙哥于1258年率三路大军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钓鱼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而亡(一说病死)。正在进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师,自称大汗。在战胜也自称大汗的弟弟阿里布哥之后,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后改称大都。1271年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的开始。1267年至1279年,经过对南宋多年的征战,元军终于灭宋。 蒙元军队于1257年、1285年和1287年曾三度占领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大越。大越与其宿敌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权)联合击退了入侵军。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之后在1303年又退出该地区。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试图入侵日本,但由于台风而失败。也有研究说当时元军在高丽和山东建造的舰队所用船型是内河船,所以经不起海上的风浪。日本人认为台风是天神对日本的保佑,于是有神风一说。元朝到底是算不算中国历史?很多人不承认呢?
元朝算是中国历史。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
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 、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扩展资料:
历史:
1、蒙古统一:
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随着金的衰落, 蒙古部落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政权的统治。
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诸部领袖铁木真通过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蒙古部落。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于漠北,蒙古帝国成立,国号大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汗国扩张:
大蒙古国成立后,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张其疆域。
1218年灭西辽。
1219年西征中亚花剌子模, 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死亡。
1234年灭金。
1241年一度逼近东欧腹地。
1246年招降吐蕃。
1253年灭大理。
3、建立元朝:
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 。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远征海外:
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1274年,侵日本遭遇飓风,无功而还。
1281年,又分两路进攻日本,由忻都率蒙古军、汉军、高丽军从高丽东渡对马海峡,范文虎率新附军(元政府收编的南宋军队)从庆元(浙江宁波)浮海北进。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又遭日军掩杀,几乎全军覆没。
5、各地起义:
1283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1289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
6、帝统转系:
1307年,元成宗去世后,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即位于元上都,是为元武宗。并立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兄终弟及,同时又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和世㻋。
元武宗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下令重新设立尚书省,并印发至大银钞,结果导致至元钞大为贬值。1309年,元廷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从此灭亡。
7、汉化运动:
1311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生母兴圣皇太后的重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元仁宗取消了元武宗的经济措施,并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违背与元武宗相约先立和世㻋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
封元武宗长子和世㻋为周王,将周王和世㻋徙居云南,但和世剌途中起兵前往西北游牧,元仁宗又将和世剌之弟图帖睦尔放逐至南方。1314年,提倡汉化的元仁宗恢复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
8、帝位迭变:
1328年,泰定帝去世。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元天顺帝。而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㻋与其弟图帖睦尔。
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元文宗。而和世㻋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元文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之南,元文宗毒死元明宗后称帝。
元文宗重祚以后,大兴文治。1329年二月,元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
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但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
元文宗于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和西拉古图土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
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不久后燕帖木儿也去世。元明宗的长子妥欢帖睦尔被札牙笃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宣仁普孝皇帝。
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成吉思汗(47)元朝(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