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琳琅满目的意思是什么 成語: 街談巷議是什么意思?
成語: 街談巷議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77成語: 街談巷議注音: 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 jiē tá xià g yì參考詞語: 街談巷語,

成語: 街談巷議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77成語: 街談巷議注音: 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 jiē tán xiàng yì參考詞語: 街談巷語, 街談巷說, 里談巷議, 巷議街談, 巷語街談, 街談巷諺, 街譚巷議釋義: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語出漢.張衡〈西京賦〉。△「擘肌分理」Emoji符號: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街談巷議”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街談巷議」即大街小巷裡人們的談說議論,此語較早見於漢代張衡的〈西京賦〉。「西京」指的是西漢首都長安(今西安),〈西京賦〉即以長安為題材,描寫京城氣勢萬千的地理環境、富麗堂皇的建築和社會中各色人物的生活,也揭露了王公貴族的奢侈和腐敗。提及辯士形象時,文中有段話:「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典源: #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1>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黨連群。寔蕃有徒,其從如雲。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屍僵路隅。丞相欲以贖子罪,陽石汙而公孫誅。若其五縣2>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3>。剖析毫釐4>,擘肌分理5>。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郊甸之內,鄉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注解〕(1)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2)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帝王陵寢所在的縣。皆位於長安,為當時豪俠巨富聚集的地方。(3)彈射臧否:指摘出他人的善惡得失。彈射,指摘。臧否,音ㄗㄤ ㄆ|ˇ,善惡得失。(4)毫釐:比喻極微小的數量。(5)擘肌分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密。見「擘肌分理」。〔參考資料〕《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書證:01.漢.張衡〈西京賦〉:「若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源)02.《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列傳》:「明公素事賈后,街談巷議,皆以公為賈氏之黨。」03.《藝文類聚.卷五○.職官部六.尹》引南朝梁.邵陵王〈讓丹陽尹初表〉:「審己循涯,自知莫可;街談巷議,尤見不勝。」04.唐.劉知幾《史通.卷五.採撰》:「故作者惡道聽塗說之違理,街談巷議之損實。」05.唐.范攄〈雲溪友議序〉:「諺云:『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野老之言,聖人採擇。」06.《老殘遊記.第二回》:「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用法説明:【語義說明】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使用類別】用在「眾人談論」、「傳聞流言」的表述上。【例 句】<01>這些街談巷議未必可靠,不值得去深入探討。<02>這個重大案件發生後,街談巷議都以此為焦點。<03>口耳相傳的街談巷議,往往成為小說家的寫作素材。<04>這個消息在街談巷議中以訛傳訛,讓當事人錯愕不已。<05>英國皇室成員的感情生活,一向是民眾街談巷議的話題。<06>這種無所根據的街談巷議聽聽就算了,你可千萬別信以為真。<07>選舉期間,任何小道消息都可能改變街談巷議的走向,從而左右選情的趨勢。 成語接龍“街”字開頭的成語
街談巷議街談巷說街談巷語街談巷諺街譚巷議“議”字結尾的成語
不可思議街談巷議集思廣議里談巷議街譚巷議 參考鏈接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街談巷議。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街談巷議。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街談巷議”分成的單字詳解:
街, 談, 巷, 議。
很赞哦!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