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初一历史上册必考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型

火烧 2022-04-04 00:48:33 1081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1、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经济方面:统一货币、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

1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度量衡;

将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

便于经

济的发展。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方面:

北修长城,

南开灵渠。

为了抵御匈奴,

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

城。

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

、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并找借口削去半

数侯国。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

派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

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

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答:

①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②加强了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③促进

了西域的开发;④对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

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答:

“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5

丝绸之路路线图:

长安

——

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①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作用: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7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什么时候?人口的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东汉末年。

对南方的影响: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

地区的开发。

8

、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9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变成私产并出租,有了地主和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

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影响: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

10

、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11

、评价秦始皇。

答:功:

1

)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朝;

2

)采取措施巩固统一。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修长城,南开

灵渠。

因而有人称他为“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

过:他统治暴虐。

例如“焚书坑儒”极大的摧残了文化;施行暴政,繁重的徭役、

繁重的赋税、刑法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12

、评价汉武帝。

答:功:汉武帝依靠自己的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出现大一统的统治局面。

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

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并找借口削去

半数侯国。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初一历史上册必考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题型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

与西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过: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征战,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成果。

13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自己

的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4

、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及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孟子

战国时期

道家:创始人:老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庄子

战国时期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战国时期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战国时期

兵家:代表人物:孙子

战国时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5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是什么?

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包括一切美德;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后来,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16

、孔子的教育成就是什么?

答:

1

)创办私学

2

)先进的教育思想:

①注意因材施教;

②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④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①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8

、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9

、庄子的思想?

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

、韩非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1

、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之战

22

、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②主观上: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23

、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

24

、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是什么?

答: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5

、江南经济发展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汉时的江南经济贫穷落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繁荣富裕,尤其是农业和丝织业。

西汉时江南没有开发,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26

、西汉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和亲:例如,汉初屈辱的和亲;昭君出塞

战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漠北战役

设置机构: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专管西域地区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

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距今约

70

-20

万年

②外貌上:保留了猿的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③过群居生活

④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距今

3

万年

②仍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会人工取火

④过氏族生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