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 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
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
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
尧舜禹汤是我国古代四位最英明的帝王。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帝王世纪》说字密。“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但一般称作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 汤,商朝的建立者,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尧舜禹汤是什么意思?
华夏先祖
“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后是什么?
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开夏商。
西周东周六百年、春秋战国接秦皇。
西东两汉四百年、三国乱世百姓殇。
西晋一统天下安、东晋避乱如江南。
五胡乱华开南北、隋唐盛世三百年。
五代十国乱纷纷、赵宋一统得江山。
蒙元入主华夏亡、朱明一怒屈鞑虏。
满清立国两百年、民国开天新纪元。
此外,还有人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朝代歌。
人教版如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扩展资料:
中国朝代历史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
十九世纪初,清王朝迅速衰败。英国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代歌》
那啥,谁知道尧舜禹汤是什么朝代的指什么啊,,讲讲吧,,这个不懂,, 还望高人指点一二,,
尧舜禹汤是我*国古代四位最英明的帝王: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帝王世纪》说字密。“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但一般称作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 汤,商朝的建立者,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
关于他们的传说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生平介绍——尧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生平介绍——舜 姓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於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後受禅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在位四十八年,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其馀时间让各地君长到京*城朝见.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舜在南巡中崩於苍梧之野。传位於禹。亦称为"大舜"。 生平介绍——禹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 。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另外禹是中国的一个姓氏。他是起自西北进入中原的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首领。或者后来被神化为宗神;或者以他在本族中的威望作为本族原有宗神的化身出现,承用了宗神的名字。他和东方鸟夷族部落中杰出的首领尧、舜,由于民*族融合而结成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他们处的时代正是由部落联盟制的极盛走向解*体的时期。 生平介绍——汤 商汤,子姓,名履,灭夏后称为武汤、成汤或成唐,甲骨文中称太乙、高祖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汤任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在今唯阳区境内)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先后攻灭邻近的葛国(在今宁陵县境内)及韦(在今滑县东南)、顾(在今山东省城鄄县东北)等夏的羽翼国,最后终于利*用夏的最后一个君主桀荒*淫无道,夏内部矛盾激化的时机,攻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汤在位期间推行善政,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众,停止人殉以保护劳动力。这些措施巩固了商的统*治,僻处西方的氏羌部落也来归附。“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后面是什么?
这是朝代歌里边的词,全词如下:
前三皇,后五帝,尧舜禹汤开夏商。
西周东周六百年,春秋战国接秦皇。
西东两汉四百年,三国乱世百姓殇。
西晋一统天下安,东晋避乱如江南。
五胡乱华开南北,隋唐盛世三百年。
五代十国乱纷纷,赵宋一统得江山。
蒙元入主华夏亡,朱明一怒屈鞑虏。
满清立国两百年,民国开天新纪元。
朝代歌,其主要是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的歌谣。其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扩展资料:
香港版朝代歌: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朝代歌
尧舜禹汤都是历史真实人物吗?
是的。
1、尧
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帝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今山西祁县),故姓伊祁。号放勋,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
2、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轩辕黄帝九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
一说出生于诸冯 ,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舜帝三十三世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在陈地建立陈国。
3、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4、汤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1、尧
尧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

2、舜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3、禹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4、汤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尧
尧舜禹汤中的汤的读音是什么
应读tāng,指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又叫成汤,还是汤姓的始祖。
百科中解释: 汤[tāng] : 1.热水,例“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2.煮东西的汁液 3.烹调后汁特别多的副食 4.姓氏 副食 菇香菜生鱼片汤 【汤】姓迁徙: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直到纣亡。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 字典中解释: 汤 [tāng] 字从水从昜。“昜”意为“播散”、“散开”。“水”与“昜”联合起来表示“溶化了固体成分的水”、“溶液”。本义:汁水。 1.(名)热水。 2.(名)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山。 3.(名)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鸡~|肉~。 4.(名)菜汤。 5.(名)汤药。 6.(名)(tāng)姓。 汤 [shāng] 1.(形)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形)广大;浩茫。 【汤汤】shāng shāng (形)水流大而急。 尧舜禹(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