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三年 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小时候都听过一鸣惊人的故事: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从此,楚庄王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后来使楚国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而楚庄王本人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那么楚庄王既然如此精明强干,为何要三年才去“一鸣惊人”?
其一,楚庄王不是个昏君,他之所以不鸣不飞,主要是想看看国内外的局势,做昏君容易,也能够分清谁是忠臣,谁是奸佞。此时大家一看楚庄王是个吃喝玩乐的主,谁不想和国君乐呵乐呵,分享一下好处。自然楚庄王也能拿到手下大臣行贿受贿的证据,所谓玩友就是如此。
其二,韬光隐晦。当时楚庄王手下有个大臣,叫斗越椒。官居令尹,这令尹就是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楚庄王年龄小,令尹拿他当小孩,因此玩于股掌之上。楚庄王装傻充愣了许久,自然知道自己身旁哪些是令尹的朋党,哪些是忠于自己的义士。如此,自然知道该采取什么法子来对付敌人。
其三,逼斗越椒造反。令尹斗越椒刚开始以为楚庄王不过是个小孩子,没有什么心思,后来才知道国君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于是便想着造反,可惜此时楚庄王早已羽翼丰满,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当然斗越椒顷刻瓦解,做了炮灰,更加历练了楚庄王。
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如此。楚庄王如果是个昏君,无论臣子如何劝谏,也很难凑效,历史上臣子劝谏国君遇害的比比皆是,纣王的叔父比干不就是被剜心而死,如此看来楚庄王之所以要三年“不鸣不飞”,实在是想除去身边的奸佞小人。另外大凡继位的君主,自然有很多功高震主的人,这些人功高势大,不采取点手段,自然难以驾驭。
- 上一篇
最亲密的爱人什么意思 归来吧!我最亲密的爱人
归来吧!我最亲密的爱人 物欲横流是什么诱惑了我们的快乐曾经坎坷人生是什么左右了我们的红尘眷恋颠沛流离是什么牵绊了我们的无悔青春归来吧!我最亲密的爱人永远将你等待在内心深处无法磨灭,永不褪色归来吧!我最
- 下一篇
一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止戈散馬 [zhǐ gē sàn mǎ]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止戈散馬 [zhǐ gē à mǎ]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止戈散馬 [zhǐ gē à mǎ][止戈散馬]成語解釋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指結束戰
相关文章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楚庄王问卦的故事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 和楚庄王有关的典故有哪些 「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楚庄王登位的前三年,为何不理国家政事?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霸主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楚庄王的故事有那些
- 楚庄王的问鼎中原是什么意思 楚庄王「 ”问鼎中原”——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52)
- 楚庄王三年 解密:春秋雄主楚庄王为何要三年“不鸣不飞” ?
- 一飞冲天楚庄王 楚庄王:成语“一鸣惊人”便是源于此人
- 楚庄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关羽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究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