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侮组四字成语 成语: 侮由自取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侮由自取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侮由自取 成语简解 编号: 3200 成语: 侮由自取 注音: ㄨˇ |ㄡˊ ㄗˋ ㄑㄩˇ 汉语拼音: wǔ yóu zì qǔ 参考词语: 咎
成语: 侮由自取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侮由自取 成语简解 编号: 3200 成语: 侮由自取 注音: ㄨˇ |ㄡˊ ㄗˋ ㄑㄩˇ 汉语拼音: wǔ yóu zì qǔ 参考词语: 咎由自取 释义: 义参「咎由自取」。见「咎由自取」条。 Emoji符号: 由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侮由自取”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咎由自取」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在《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作者陈寿记叙了蜀国七位大将的生平事略。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具有武艺,气力过人,堪称是一员猛将;然而因没有出兵援救关羽,并且和孟达不和,使得孟达最后投奔魏国,他因此受到刘备的责怪;此外,诸葛亮也担心他刚猛的个性,将来在改换政权后会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终于导致刘备把他赐死。彭羕,刘备认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并驾齐驱,但诸葛亮却认为彭羕心大志广,无法保国卫民,后来刘备就把他派离了京师,给予一个太守的职位;他对于这样的遭遇感到不平,说了一句让人引起误会的话,就被关到狱中,最后被诛杀。廖立,诸葛亮将他与庞统相提并论,誉为楚之良才,可以辅助兴盛国家大业;但在刘备死后,他却分析形势,批评当年刘备的不取汉中政策,也批评了关羽,另外又直言评点了几个当朝的人物,于是诸葛亮把他废为平民,流放到汶山。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刘禅的李严,在诸葛亮伐魏时,因伪造朝廷诏书,命令诸葛亮退兵,后来被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刘琰,操行不甚检点,并且因为与魏延不和,而不见容于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见太后,在宫中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他因此怀疑妻子与刘禅有私,于是派人去抓妻子,还脱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终于因此被弃市。魏延,常常批评诸葛亮胆子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无用武之地;诸葛亮病重时嘱咐在他死后撤军,他却不同意,认为不必因为一人死而荒废了天下大事,仍然执意出兵,就被刘禅派人追杀了。杨仪,自认为功勋至大,足以代替诸葛亮辅政,诸葛亮以杨仪的胸襟气度狭隘,早将丞相的职位给了蒋琬;他对此感到不平,大发牢骚,当时大家都认为他的操守有过失,不敢与他往来;他说的话因此被人向朝廷揭发,最后自杀而死。《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篇末对这几个人下了评语,认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长才,然而追踪、探究他们的行为举止及其法度、标准,却可以从中看出最后的罪过、灾祸,都是由他们自己招致的。后来「咎由自取」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表示所有的罪过、灾祸都是自己造成的。 典源: 此处所列为「咎由自取」之典源,提供参考。#《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1>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2>其规矩3>,招祸取咎4>,无不自己也。」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迹:追踪、探究。 (3)规距:指行为法度、标准。 (4)招祸取咎:招来灾祸。 〔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书证: 01.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毒谑》:「珰怒愤攘臂,至欲自裁,二司力劝而止;虽属毒谑,实侮由自取也。」 成语接龙“侮”字开头的成语
“取”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侮由自取”分成的单字详解:
侮, 由, 自, 取。

很赞哦!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