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戰國,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曾候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長3.2米,寬2.1米,高2.19米。葬具,形制碩大,結構奇特,棺重約7噸,是曾侯乙墓墓室內的主棺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戰國,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曾候乙墓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長3.2米,寬2.1米,高2.19米。葬具,形制碩大,結構奇特,棺重約7噸,是曾侯乙墓墓室內的主棺,棺內套有一內棺,成殮墓主人屍骨。外棺由銅框架裡嵌厚木板構成。棺蓋上有12個伸出的銅鈕,底下有10個圓形獸蹄形足,足上有10根銅立柱,立柱之間用木板嵌裝。外棺一側的下方,開有一門洞,有學者推斷此洞可能是為墓主人留下的靈魂出入之口。

曾侯乙墓外棺棺外壁以黑漆為地,上施朱彩,並以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雕琢出各樣紋飾。棺身上紋飾構成二十組圖案,每組以陰刻的圓渦紋為中心,周邊飾以朱繪龍形卷曲勾連紋。棺身四周的圖案主要為龍鳳、神獸、怪鳥等形象和曲紋、窗格紋等圖案,其紋飾題材豐富,描繪了眾多傳說中的神人、神獸,反映了古人祈求神靈庇護死者,並使之靈魂升天的願望。銅立柱外表施朱、黃結合的花瓣紋,銅足上為鱗紋。紋飾色彩艷麗,線條自然流暢。
曾侯乙墓外棺 局部紋樣
該棺不僅對研究戰國時期楚地文化風俗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是大陸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復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參考文獻:
譚維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本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很赞哦! (1038)